移至主內容

洛城:兜售給中低產階級和移民,充滿幻象、華麗而僵硬的一場歌舞秀

2021/05/10 17:08
3,433次瀏覽 ・ 2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這一兩年的奧斯卡獎和美國電影產業,終於有絲毫走向多元種族和多元議題的趨勢;例如去年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的《寄生上流》;以及今年以《游牧人生》獲得最佳導演的趙婷、讓Steven Yeun贏得最佳男主角的《夢想之地》,奧斯卡獎將近一百年的歷史裡,唯一一個被提名的亞裔演員,Steven Yeun的入圍令人感到欣喜,但同時又使人感嘆,影視產業中對於種族意象或是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擴大來看,美國的黑人平權運動從60年代至今,即使在法律、平等概念的普及化之下,種族歧視和相互間的暴力、衝突事件仍然層出不窮;而透過傳播媒介對於特定族群和文化的加以扁平化,更加深閱聽人產生種族之間的隔閡。主流媒體在影視內容上針對少數族群(相對弱勢或少數)的呈現,不外乎就是消聲匿跡(absence)、低度呈現(under-representation)、錯誤呈現(misrepresentation)等方式(Terwall, 2002)。

    回望2017年的奧斯卡獎,《樂來樂愛你》入圍十四項,是角逐最佳影片獎項之中最被看好的作品之一。從優秀的電影鏡頭語言、乾淨純粹的敘事、吸引人的美術設計、歌舞片復興的藝術價值,以及兩個演員,Ryan Gosling與Emma Stone在詮釋角色的豐富度和技巧更是無話可說。故事圍繞在一男一女在洛杉磯追求各自的夢想:復興爵士樂和成為一個演員,另一方面一段愛情故事也在這之中悄然萌芽,然而事業、夢想、兩人的感情又該如何拿捏、維持?《樂來樂愛你》借用歌舞片包裝老套的逐夢故事,也將愛情的浪漫和糾葛利用音樂浪漫化,呈現出加州的百態生活和城市步調,似乎訴說著鼓勵人們追夢和堅持的故事。

    「但這是真的加州嗎?真的洛杉磯嗎?真的好萊塢嗎?」故事圍繞在兩個理想主義者的「幻夢」(fantasy)和追逐,但是無法看出兩個主角對於爵士樂和表演藝術的尊重和追逐原因。片中賽巴斯丁(Ryan Gosling飾演)問起投入演藝圈的原因,米雅(Emma Stone飾演)只是以薄弱的,姑姑是演員、她有所嚮往而帶過,但是無法看出米雅對於電影產業的認識、戲劇表演的專業和核心探討,電影後半段試鏡成功也沒有特別點出成功的原因;雖然賽巴斯丁擁有明確的復興爵士樂的目標,但是沒有令人完全認同,可以堅持純爵士樂的初衷和動機,在音樂鑑賞的多元性之中,這個角色也粗暴地將音樂分成了好的爵士樂和不好的其他樂種。角色塑造的價值觀不僅充分顯現西方的個人主義,對於其他世界呈現「美國夢」的文化殖民與帝國傳播主義行為也更加的深根蒂固,即使用電影具美化和濾鏡效果的藉口來解釋,片中對於美國各式議題、族裔、失業率、職場環境的失真和矯飾,那不也正是證明好萊塢電影工業對於外國、甚至本國閱聽人傳達一種虛偽的「美國意象」、「洛杉磯生活」?

    《樂來樂愛你》塑造洛山磯成為一個浪漫、充滿機遇、創造力的城市,卻無視洛城乃至整個加州(尤其南加州)複雜的種族和犯罪問題,這部電影無視種族或文化獨特性,甚至可以說呈現了極大程度的種族刻板印象以及本質主義。所謂的本質主義是指族群的認同固著在某些(或著單一)的觀察得到的「客觀」(多數主觀),像是語言、宗教或其他文化特色,人們對於不同種族缺乏協商和想像空間;特別是弱勢群體「拙劣」、「不文明」、「不理解」的特色會被彰顯出來,優勢文化會認為這是一種保存少數文化的「施捨」,使得弱勢族群的集體認同受到限制。例如《樂來樂愛你》片中,爵士酒吧的樂手、顧客大多是非裔美國人;賽巴斯丁認為這個酒吧才是正宗的「爵士樂」,而且他一再提及的爵士樂大師和他所認同的爵士符號和標誌,都是一再地複製過去、傳統的爵士文化。電影中段出現由John Legend飾演的奇斯,更顯現對黑人族群的冒犯:奇斯在酒吧突然現身就馬上向需要錢的賽巴斯丁提供工作,在音樂上也與他討論爵士的未來和發展性,對於奇斯的音樂堅持也是給予鼓勵。這個轉場媒介和幫助白人主角的角色,被稱作「神奇黑人」(magical negro),其在電影中的存在完全是幫助或拯救白人(主角通常是白人),作為一個輔助角色推動著劇情,例如《刺激1995》的瑞德、《幸福綠皮書》的謝利博士,這類人通常擁有很好的教養、耐心且善良,這種情形下這些黑人好像又不那麼「黑」,甚至顯然完全沒有呈現黑人族群的獨特性,在這個設定之下,黑人的身份似乎被暫時無視,連角色的塑造都會變得如此扁平和單面向。奇斯在整個電影之中本應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賽巴斯丁開始獲得注意和累積財富,而問題就在於,《樂來樂愛你》再一次的證明和濫用黑人角色作為過渡的劇情工具,使得黑人角色沒有內心的生活或自己的慾望,甚至一點點的人性深度,而僅僅作為白人角色的支持系統而存在,這個敘事的意識形態強化了非裔美國人不像白人那樣有價值或人性化的觀點。就好像在說:「黑人(其他族群)不需要自己獨特的故事情節,因為黑人的生活根本無關緊要。」

    《樂來樂愛你》試圖展現的是一個對於夢想、愛情、強化城市特色的故事,但是不僅在敘事上具有強烈斷層性:無法解釋兩個主角成功的原因、追求夢想的完整動機等;也在背景、環境塑造呈現一種「白到不行」、「資本主義到不行」的意識形態。在很多的環節也只是粗暴的製造二元性,扭曲了現實世界和缺乏考量到所謂「成功」的要訣跟所需的努力,更匪夷所思的是電影傳達的「成功」是如此的粗糙和單調,閱聽人似乎看見的,只是一個菁英階級白人兜售給中低產階級和嚮往美國夢的移民,充滿幻象、華麗而僵硬、蓋滿遮羞布的一場歌舞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