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朱水文
2018年06月09日鐵路節上午,文化部長鄭麗君與交通部長賀陳旦,於臺北機廠活化轉型鐵道博物館園區,簽署「藍寶寶維修合作計畫」。
會中並首度公開藍寶寶編號DR2102號、DR2203號、DR2303號、DR2404號4輛具歷史意義、碩果僅存的「藍寶寶」,由臺東機務段以莒光號前後包夾保存車北上七堵調車場,再以公路運輸方式載運進駐臺北機廠紀錄片。會場並展示文化部於2018年5月所舉辦的DR型柴油客車老照片徵集活動入選攝影作品,也將持續徵集至這4輛藍寶寶維修完成時。
而當年以一把600元的吉他,就為台灣電影「戀戀風塵」勇奪第一個電影最佳配樂獎國際大獎的音樂創作人陳明章,也特地到場見證,並搭配電影中火車經典片段,現場演奏戀戀風塵電影配樂「平溪線的小火車」,與賓客一起回味藍皮柴油客車的年代。
文化部長鄭麗君與交通部長賀陳旦,民謠國寶陳明章,立法委員吳思瑤及台鐵局長鹿潔身,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共同以修復工具銲槍,於藍寶寶車頭焊出火花,象徵啟動藍寶寶修復計畫。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在古蹟保存運動之中,臺北機廠一直是最受各方矚目的案子。臺北機廠不只是建築體的文化資產價值,更乘載了臺灣鐵道發展史。藍寶寶是許多人童年、學生時期以火車串起鄉鎮共同回憶,也因為在侯孝賢導演1986年「戀戀風塵」、「南國再見.南國」等電影作品反覆出現,「藍皮DR」的身影,隨著電影於國際上頻頻曝光,在許多外國友人的眼中,也是最能代表臺灣特有風情的象徵之一,所以文化部與交通部再度合作,進行藍寶寶維修。
以前俗稱「藍寶寶」,現也稱為「藍爺爺」的藍皮柴油客車,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由日本引進的輕快汽油客車,當時這些車的圓頭造型,是建築、設計史上「流線形運動」反映到火車工業的絕佳寫照,二戰時期,因為汽油短缺而停駛,後來臺北機廠發揮「克難精神」,將一部份的汽油客車修復至可行駛狀態。配合政府於1950年發起的「克難運動」,臺鐵局將這批行駛於臺北、蘇澳間的車稱做「克難號汽油車」,1954年後,這批車轉入支線服務,行駛於平溪線、內灣線、集集線、淡水線與新北投等支線的藍皮柴油客車。
1999年臺鐵局將這批藍皮柴油客車車廂全數除役後,有些車體拆解做為鐵路餐廳使用,有些則在歲月中解體湮滅,臺鐵局僅存的最後4輛,日後將於臺北機廠邀請老師傅指導專業技術人員,以維修工巧技藝,重現當年修復火車盛況。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台灣人的財產,台灣人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