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容器界的Ubike 好盒器玻璃杯租借

2017/10/17 20:18
5,696次瀏覽 ・ 1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邵昱豪、呂函/台南市報導】炎炎夏日,幾乎人手一杯手搖飲料,從塑膠杯、封膜、吸管到提袋,光是這一杯飲料就製造出這麼多看得見的一次性垃圾,背後又有多少看不見的資源浪費?好盒器創辦人李翊禾、宋宜臻提出「正興杯杯計畫」,透過容器租借的方式,提供使用者不一樣的選擇,讓資源能更有效循環利用。

照片

好盒器創辦人李翊禾(左)、宋宜臻(右)。 攝影/邵昱豪

「以人為本」為初心 運用所學做環保

成大工業設計系畢業的李翊禾、宋宜臻,原先以所學做發想,構思開一間店,鼓勵民眾將自家故障、損壞的物品帶來店內做修復,待修理之後又能再給下一個需要的人使用,或是將不需要的東西帶來交流。例如家中幼兒長大後便閒置的嬰兒車,可以轉手給有需要的家庭。類似情況的物品都可以透過這間店作為平台,賦予物品一個重生的機會。

經營一間店,還是需要就現實層面考量,為了讓這間店生存下去,同時顧客也願意踏入這個場域,兩人思索著,對台灣人來說,最具吸引力的東西是什麼,有默契的李翊禾、宋宜臻,異口同聲說出:「吃的!」

兩人於是構想將場域結合輕食販售,使用產地直送的在地食材達到最少碳排放,接著一步一步討論後,她們意識到,既然都已經努力做到環保,怎麼還能提供免洗紙杯、免洗餐盤這些一次性垃圾給消費者外帶、盛裝食物呢?逐步思考後,為求達到環保概念,才開始往環保容器的使用做發想。

輾轉改變 定位於容器租借的推廣

李翊禾、宋宜臻逐步構思出「好盒器」計劃,目的推廣重複使用容器,減少產生一次性垃圾。由店內提供玻璃杯給顧客,而顧客可於使用完畢後歸還到店裡,甚至是顧客有空拿來還,好盒器團隊有空再過去顧客家裡回收容器。

兩人從2015年開始醞釀整體運作規劃,包括容器的運送機制、清洗流程,產品定期自主、委外檢驗,和投保產品責任險等多項計畫,在摸索期間也不斷尋找機會。但與正興商圈合作之前,宋宜臻笑說:「在別人眼裡,我們看起來就像是詐騙集團,大家都覺得概念很好,但真的可行嗎?」

照片

玻璃杯經人工刷洗髒污後,進入遠紅外線消毒櫃作殺菌、消毒的流程。攝影/邵昱豪

2016年底,正興商圈商家希望改善商圈內一次性資源垃圾的問題,於是與有相同理念的好盒器團隊洽談合作計畫。宋宜臻說:「正興街對好盒器來說是一個機會,我們已經準備了很久,正興街也剛好是想要這麼做,一拍即合。」

「正興杯杯計畫」的出現打破了各界的疑慮,好盒器串聯正興商圈幾間店家,讓消費者透過租借玻璃杯的方式,減少一次性的資源浪費,並且提供這間店租借、另一間店歸還的服務,使得消費者在使用上便利許多。宋宜臻表示,消費者並不是沒有環境意識,只是礙於自備容器和免洗容器之外,沒有其他選擇,因此,藉由這項計畫的推行提供消費者第三個選項。

配合使用者需求 服務範圍向外擴展

起初在試營運期間,雙方訂下收取押金的條件,使用者可於甲店租借玻璃杯,同時支付押金,待使用完畢後將玻璃杯歸還乙店,店家再將原先押金退還。試營運結束後,兩人思考該如何更貼切初心「以人為本」的理念,於是在第一波修正內容時,把原先收取押金的這項條件取消,目的希望租還流程更順暢,且消費者在使用上能更便利、更願意接受這項服務。如此一來,理念的推廣也更能被消費者接受。

照片

顧客可於甲店租借後,將使用後的玻璃杯歸還至乙店,這樣的方式讓顧客在使用上更便利。 攝影/邵昱豪

這項計畫推行後,開始有其他地區的店家向好盒器團隊詢問能否加入計畫,但兩人當時選擇先等正興商圈計畫的營運到達一定規模後,再向外發展,直到接到商家和使用者的反應,正興商圈多是外地來的觀光客,有時候在商圈只停留一段時間就必須移動到下一個景點,對他們來說,玻璃杯租借、歸還侷限在正興商圈,反而造成不方便,因此消費者還是選擇不使用玻璃杯。

對此,兩人打探消息,從合作商家與消費者口中得知,大部分觀光客在離開正興街商圈後,接著走到距離不遠的神農街商圈。於是,好盒器一方面為求讓消費者在租還流程上沒有地域性的顧慮,另一方面鑒於正興商圈的推廣漸趨穩定,兩者因素之下,她們才放心從正興街擴張到神農街。

喚起民眾環保意識 成為日常習慣

「希望透過我們的計畫,可以喚起消費者內心深處的環保意識。」李翊禾說,有一些消費者使用玻璃杯盛裝飲料後,開始意識到「容器」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起初可能是沒有感受、沒有想法,但好盒器的出現漸漸影響了這些人的生活習慣。有人曾向她反應說,自從知道要重視環保後,他出門都會攜帶環保杯,若是今天忘記帶出門,就選擇不喝飲料,避免使用免洗容器、浪費資源。

當這樣的模式自然地導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一次性垃圾的產生和環境資源的浪費也能自然地減少。宋宜臻笑說:「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容器界的Ubike,不需要更多宣傳,民眾只要有需要的時候就會主動去使用它。」

照片

翊禾、宋宜臻與好盒器團隊。 攝影/邵昱豪

 

採訪側記

台南,不同於台北的悶熱,這裡的熱度溫和了點,採訪的前一天,實際走訪一趟正興商圈,還買了杯指定要使用好盒器玻璃杯的飲料,手裡拿著那一杯飲料,不同於以往那樣隨意看待塑膠容器,我開始思考著這樣的容器對環境而言,究竟可以帶來多大效益。直到訪問當天,與好盒器創辦人的對談之中,才發現環境資源就在使用這些塑膠容器的同時被一次次消耗,且途中產生龐大的一次性垃圾也不容忽視。當我再次看到正興玻璃杯時,就像創辦人李翊禾所說的,我內心深處的環境意識逐漸被喚醒。

 

延伸閱讀

選擇在地食材 找回吃的純粹

玉米 化身時尚環保杯

不可不知的資源回收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