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潛意識 四四南村
【記者吳品儀/台北報導】四四南村,現在的信義公民會館,存在於極度繁華鬧區裡,卻維持著古早樸實的美感。多數人在經過時不一定能發現它,但它卻是台北市第一個眷村,也是台灣第一個眷村古蹟。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阿,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站在現在的四四南村展示區外,就可以看到《余光中 鄉愁》此詩高掛在館牆上,再往前走入館內,會發現悠悠的音樂隨著腳步越走越近,濃濃的思鄉之情也越來越深。
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灣,將現在台北市的信義區合併成四四兵工廠。而整個四四眷村在當時分為東村、西村與南村,按軍隊中的身份地位分區暫住,而住在南村的就屬平民百姓的技工,也因此四四南村的格局最具難民社區的特色。
「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當時政府的宣傳口號,怎知這一待,就是好幾個年頭沒有回家,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陳老伯伯緩緩的說著。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年底,因大陸共產黨叛亂,陳伯伯於是隨著兵工廠及眷屬搭船上岸遷至台北,當時稱作庫房之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之地,以布幔為隔間開始生活。「來台時抱著客居的心態,所以那時候大都能遷就惡劣的居住環境與生活條件,但是沒想到隨著政府的丕變,反攻大陸的時間改為遙遙無期的等待,而我這一待,就是五、六十年。」
陳伯伯表示,當時在工廠做工,風險很大,但是那時隨政府來台的技工除了做工外,什麼技能都不會,背負著養家活口的壓力,只能繼續苦幹下去。「你看,我年輕就在兵工廠工作,沒能出去學些什麼,常常錢賺不夠還要去做第二份粗活來糊口…」陳伯伯攤開充滿亂痕的手掌繼續說,後來因為體力不甚負荷才離開工廠到眷舍後院做木工傢具,除了他以外,絕大多數的第一代技工也在這裡不是做一輩子的工、就是幫忙找粗活做。回想起工作情況,陳伯伯表示,當時有因為裝填火藥等危險工作喪失性命的已不計其數,而直到台灣經濟發展改建後,這些還留下來的技工才遷出停止勞動。
「當時生活真的很難過,母親會從軍人丟到豬眷的桶子裡,慢慢的用白天已經做粗工的手,把稀爛的剩菜撥開,挑起中間還可以帶走回家重新燉煮的白米,來養我們這些孩子……」身為眷村第二代的盧乃樹女士回想起兒時生活,她說到,當時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執著於返鄉,而是漸漸的把這裡當成我們的家,在這裡 逐漸發展出我們的生活型態。
盧女士表示,長大嫁人後曾經追根返鄉過,但是到了大陸,那古早房子的主人也已經不是我們,要人家退還也不是,要住在那也不是,後來想想,在那裡長大就把那裡當成故鄉,所以四四南村這一帶就是我的故鄉。「我會每週來做一次義工,縱使現在整個環境改變了,看著留下的建築物也依舊能讓我想起以前的情景。」
直到一九九九年,隨著信義計畫區的土地開發與眷村改建政策,全體居民逐步遷出四四南村,也藉由文化界人士的大力鼓吹,二○○一年三月,經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會勘查後,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歷史建築物」,並於二○○三年十月廿五日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的新風貌展現,其中四棟建物被保存下來後,分別架設為特展館、眷村展示館、展演館及社區館,除了保存四四南村的眷村文物及特色外,也供團體或者藝術家在此地租界展覽,達到古蹟新用的功能;而在建築物外頭,則有四四廣場及文化公園作為延伸,讓四四南村在極度繁華的現代中,保存了古樸的記憶與美感。
延伸閱讀:
四四南村
城市旅行
公民會館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