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不放棄 多重障礙女從?子燒找回自信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長榮大傳系/賴威佐 潘靜慧 高雄採訪報導】 今年二十五歲的貞諺是一位輕度精神障礙的患者, 原本內向、無法集中注意力,但在經過職業訓練後,如今在身心障礙福利中心的「幸福?子燒」專車裡找到自信,並還獲選為傑出身心障礙楷模得到金鷹獎的殊榮。希望透過貞諺的例子,讓大家看到身障者的就業能力 ,並且為身障朋友及其家人傳遞正確且正面的價值觀。
【長榮大傳系/賴威佐 潘靜慧 高雄採訪報導】 今年二十五歲的貞諺是一位輕度精神障礙的患者, 原本內向、無法集中注意力,但在經過職業訓練後,如今在身心障礙福利中心的「幸福?子燒」專車裡找到自信,並還獲選為傑出身心障礙楷模得到金鷹獎的殊榮。希望透過貞諺的例子,讓大家看到身障者的就業能力 ,並且為身障朋友及其家人傳遞正確且正面的價值觀。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親愛的公民記者您好!這篇報導很不錯,但是我覺得,有個用語似乎可以再斟酌:第十秒左右,您提到「...這些果子燒不是出自一般人...而是出自有輕度精神障礙的...」
這裡似乎有點語病,是否認為有精神障礙者「不是一般人」?那..請問...她是哪種人?
不好意思,真的不是要來吵架的,只是小小建議,因為這種二分法(「我們=正常人」跟「他們=不正常人」),經常在新聞裡面見到,所以想要跟您作個小小建議,謝謝!
謝謝你的建議
下次製作新聞會小心這個問題
感謝你的指教^^
校園記者從實作當中,可以學到很多。包括很多自己都沒意識到的用詞,都可能再現一些既有的社會主流價值與偏見。感謝噗噗,真好的建議,讓長榮的校園記者更進步。
對啊
不景氣大家要更努力喔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你的過音ㄋㄟ!
不錯啊!好好加油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