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宜蒨、盧秔坊/桃園縣報導】伴隨著附近吉林公園孩子遊戲的笑聲,踏入這間座落在桃園南崁街角的書店,十多坪純白色的空間色調讓人感到溫暖,創辦人夏琳笑臉盈盈地穿梭在書叢中,熱情親切地與客人談笑風生。南崁1567小書店不只是書店,更是像家一般溫暖的書房。
南崁1567小書店有如社區的微型藝文聚落,創辦人夏琳打造一個有如家一樣溫暖的書店。 |
打造溫馨小書店 發揚至親精神
二〇一三年二月書店開幕的那周,正好是創辦人夏琳的四十歲的生日,他的人生來到了另一個不一樣的起點。夏琳碩士、博士讀藝術,曾在《民生報》工作,也是 從事策展工作的資深策展人。直到五年前祖父母、父母相繼生病、過世,她想起童年家中經營書店的溫暖,決定推開優渥的策展工作,在居住了十多年、有如第二個家鄉的南崁打造有如兒時記憶中溫馨的小書店。
夏琳的爺爺奶奶與父母親皆經營書店,生長在這樣的「書香」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現在南崁1567小書店內擺設著的小紅椅與小藍椅是夏琳兒時的記憶,他總在爺爺奶奶的書店裡坐在那小凳子上,看著一本又一本像三國演義、西遊記之類厚厚的磚頭書。
為了紀念親人,重建記憶中美好溫馨的書店,儘管在一片周遭好友的勸阻聲中,夏琳仍堅持信念創立了南崁1567小書店。夏琳表示,自己不是創業的料,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天會開書店,但開書店對他來說是還願、自我實現的過程。
書店人情味 做社區的好鄰居
夏琳的外公外婆家開的是雜貨店,夏琳彷彿傳承了那樣的精神,南崁1567小書店不只有書香、咖啡香,還有如兒時巷口的柑仔店,散發著濃厚的人情味。夏琳總是很自然地與客人互動,會先觀察客人需求與喜好,然後湊上前推薦好書。許多客人甚至與夏琳成為朋友,在店內一同聊書、聊文學、聊人生。
有客人開玩笑說書店是走菜市場親切風格,夏琳平易近人,就如同社區的好鄰居,有時走在路上、上街買東西、到哪家店吃吃喝喝,偶爾都會有人和夏琳打招呼。夏琳笑說,或許不知不覺中他變得很像媽媽一樣。過去夏琳的母親顧書店時,把客人都當作自己的朋友,甚至還熱心做媒,書店的店員都是嫁給他介紹的客人。
社區藝文聚落 站在閱讀推廣前線
當初夏琳決定開書店時,很多朋友建議他去台北,但他覺得「去台北開是錦上添花」,而在居住了十多年的南崁開一間書店或或許能帶來一些改變。南崁1567小書店的定位是社區型書店,站在閱讀推廣的第一線,直接與讀者互動。如同策展一般,夏琳運用他的專業知識,打造夢想的小書店,結合新書、二手書、在地設計工藝品、台灣新生代藝術家展覽、藝文講座與課程,儼然是一個社區的藝文聚落。
南崁1567小書店成立一年至今,已舉辦過四場主題展覽、一場戶外戲劇演出與數十場閱讀藝文講座、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活動。夏琳說,透過舉辦客家兒童劇公演與「南崁街景散步手繪展」等活動,可以讓居住在南崁的人更了解在地文化。年初書店成立滿周年時,還舉辦了二手書義賣活動,將收入所得全部捐給桃園在地的弱勢團體。
夏琳表示,小書店的實體經營本來就困難,也養不活自己。但他樂觀地笑說,比起其他書店幸運的是他有個老公「包養」他,而且申請到文化部閱讀補助更是錦上添花,可以舉辦更多免費藝文活動,「本來只能做到六十分,現在可以做到九十分。」
繼續散發溫暖 只為動人風景
在小書店裡常見的景象是:全家人一起來逛書店,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專注看書,父母在書架前瀏覽書籍,挑好喜歡的書後再一起買回家。夏琳說,若這些小朋友長大後,對著他的兒女說:「小時候爸爸家附近有一間小書店,爸爸都在那裡看書喔!」只要一想到這些,台灣的小型書店環境再怎麼惡劣、經營再怎麼無奈無力,都沒那麼重要了。
「開書店這件事並不是在我人生的規劃上,卻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夏琳表示,做了這件事雖然吃力不討好、最後儘管可能會倒店,但那過程是很美好的。夏琳會繼續散發熱情與溫暖經營南崁1567小書店,為創造美好生活藝文空間而努力,讓更多人愛上街角小書店。
延伸閱讀: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