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munch
幾趟金門,一出機場就見迎賓的鋼鐵雕塑陳列在廣場上,急著趕路,拍了幾張照片,沒有太多的時間細細觀看,就是一個初見的印象,又是一個環保藝術。
是的!環保藝術。用廢棄的材料,賦予新的生命,從寶特瓶、玻璃瓶、漂流木、廢鐵、廢紙、廢磚……等,太多的廢棄物變成藝術品,但是實說,太多的環保藝術,環保精神的宣揚大過藝術的美感,像可樂罐剪成的風車,垃圾變成資源,但是說上有美感,真的很抱歉!
隔了一段時日,再到金門,晚上到莒光樓夜拍,卻發現機場門前的鋼鐵雕塑,全被搬到這裡。無事心靜,依著順序一一觀看,卻是越看越有趣,件件作品有其意境,像一整個五人樂團的創作,拿著各式各樣的廢鐵材,把樂團造得別有趣味,不僅各式樂器相當傳神,重要是樂手們的身體姿態,讓生硬的鋼鐵充滿動感。
在吳鼎信的鐵雕作品中,相像已經是表面事物,更重要是他運用人體的動作,讓靜止的鐵雕,產生一種時間感,譬如風中撐傘的人、合奏手勢的指揮家,都凝結瞬間的動作,在一種失衡的狀態,讓藝品在想像中產生連續性。
在作品中,最驚訝一個名為「親情」的作品,它是所有作品中最為簡單,也是所有作品中最具力量,只用一塊鋼片一切割、彎曲手法,造出父親高舉孩子的快樂姿態,厚重的鐵像紙般彎揉出輕盈,那種自然的身形與相對的臉部,造就一股濃厚的親密氣氛。
對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創作的材料因思緒形成質變,藝品的精神,讓人們忘記藝品的實體,進入一個精神共鳴的境界,譬如這個以金門戰地為主題,將三名農夫躲砲彈的「聽音辨位」,不僅在型態上以鏽蝕色澤呈現歲月,更把歷史的傷悲,在莞爾間表露無遺,看著動作,誰還注意硬鐵?
在吳鼎信的創作中,顯露他的不凡功力,將鋼鐵在彎揉之中創造生命。那麼拿環保概念貼上他的藝品,說真的,對於件件賞心悅目的佳作,太過客氣!
我不知道,這些鋼雕還會擺多久,有時間到金門別忘記去看看,那種硬漢子軟心腸的金悶人個性,不就擺在這些揉鐵生情的作品裡。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所以你是漂浪.島嶼嗎?
wow
太高 興認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