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教改運動已經過了14個年頭,關於教改的體制外、體制內對話,也在當年的運動後半年正式展開,開啟了台灣教改風起雲湧的十四年。這期間多元入學、九年一貫、廣設大學、一綱多本...諸多新措施,都使得身處其中的家長與孩子"感觸良多",正反評價不一,也讓歷任教育部長進行過許多的補救、承諾與修正,政黨二次輪替、新閣即將上任,這個由劉兆玄參與教改建議書撰寫且擔任推動小組召集人的教改大業將何去何從?微調的程度是"微乎其微"還是"見微知著"從而非得大改不可?今晚七點,有話好說!(本次開放Call In (02)27719010)
預定來賓: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重建教育連線"成員之一
鄭揚,第一代多元入學方案白老鼠,現正申請出國唸書
黃榮村,台大心理系教授,410教改運動發起人之一,曾任教育部長,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吳忠泰,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國中教師
本次開放Call In (02)27719010 ,敬請踴躍參與!未及Call In者歡迎直接於本網頁迴響留言! 感恩!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很好奇把「全球現場」擠掉、一天播四次的「有話好說」,收視率到底說少?科科…
這個留言板有個大問題。
從「有話好說」進入,無法留言。
從peopo新聞平台進入,方可留言。
這次的題目定的太大了,
照這種定法,節目應該做不了太久的。
題目大,也使得討論流於感覺,
無法客觀的分析。
其它談論性節目的優點是可以學習的,
比如說,
以表格方式整理資料、
摘要書中的重點說明。
連大部份老師都不知道一綱多本的優缺點了,
更何況是一般百姓。
你的節目不會只想要1%的人收看吧!
會看電視的人,
表示沒時間看書、懶得看書或者想吸收新知。
所以說,
節目應有教育性質。
可以多花一些時間解釋名詞、說明數據。
比如說,解釋國際競爭力指標中的教育項目的內容、
分析歷年科學競賽的成績。
光是一綱幾本,
就可以從名詞、歷史、各縣實施現況、優缺點、國際比較等等去分析,
然後才進入討論、call in才對。
黃榮村教授說,幾乎沒有國家是採用一綱一本的,
這麼重要的數據,為什麼只是一句帶過!
深入淺出是教育的基本原理,
你們講那麼快、那麼亂,是在做什麼?
教育部長人選如果是吳清基
教科書回到一綱一本時代
代表大家必須有台灣民主真的倒退
20年的心理準備。
也就是說不必期待馬團隊四年後的表現
可以預見的是「閣員」到齊就可以見
真章
這就是不知長進的迂腐政客手法,
有這種迂腐想法的人配當教育部長嗎?
教育是文化科技經濟民生的根
馬英九如果用這種人可以想像四年
政績會有多好?
台灣的學子唸書有很多人已經捨本逐末,只在意分數有多高,不在意學習到多少.
換言之,有很多學生(以及家長)當拿到自覺得滿意的高分之後,並不介意是否學習到足夠的知識,
反之亦然,提供他豐富的知識在他看來不如提供一張考古題.
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會支持一綱一本.
首先,應該要求所有實施「一綱一本」這種反教改政策的縣市,取消一綱一本,回到一綱多本的正途上。
(這些縣市長為了意識型態或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致使個人將來在從政史上貽笑大方事小。誤了下一代的教育事大。呼籲他們儘早回頭是岸。)
順便提一點其他的粗淺看法:
多元入學的部分,個人覺得是好啦,但是要再補強。個人接觸到的,高職、技職體系可以匯入研究所,立意雖好,但是這些人在基本學科上,似乎沒有補強,以致出現:企管博士生卻無法閱讀英文文章或教科書的狀況。
另外對於推甄,有些家長抱怨花更多錢補才藝等等。個人了解,好像是,寫自傳讀書計畫的事,都可以委託補習班幫忙(?)。學生的社團參與證明,學校也有些造假情形(?)。
這類問題,根本出在家長和校方。您不鼓勵孩子去學習如何寫自傳、讀書計劃,反倒花錢幫忙找補習班代勞,非但錢花得冤枉,也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更枉費了教改的原意。
一綱多本的另一個問題是教師,習慣了照本宣科的教師,可能不習慣、不會(?)設計lesson plan,所以反彈。
個人曾在部落格說過,教改如果有錯,大概是錯在李院長不知道在台灣教改首先要改的第一線的教育人員(包括校方)和家長,他們的教育職能有待補充,而觀念有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