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SMART架構的虛擬與真實
不管是愛它、恨它,智慧化生活中真實與虛擬的崩解,如何看待與應用智慧型手機,去看看設計師的思維,說不定可以讓你找到如何在此之中,SMART地悠遊於虛擬和真實間。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不是天各一方,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在 玩 手 機…
這段仿作自張小嫻〈荷包裡的單人床〉的文字,或許是近年來很多人心中共同的痛…
自從iPhone這類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它已經逐漸成為一般人生活中的重心,好像一天不帶手機出門就渾身不自在,像是少穿了件衣服還是少了一塊肉似的;走在路上或在公車、捷運裡,人手一支的行動電話似乎也成為生活必需品的象徵,但有趣的是這些使用者的應用模式,傳統行動電話的「打電話」功能似乎不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在這些手機上玩遊戲或逛社群網站。
甚至更誇張的狀況,智慧型手機已逐漸取代生活上的口頭溝通。「低頭族」橫行的景況讓每個人在手機上拼命滑來滑去,讓人「天涯若比鄰」也讓人「咫尺即天涯」的同時,智慧手機真的改變了這個世界;iPad的出現,更是加重了這一狀況。
雖然「低頭族」讓人無奈,但卻仍然讓人趨之若鶩。一個律師朋友曾對其配偶無處都要連網這件事相當感冒,甚至還要求家人「回歸自然」,但她擁有人生中第一支iPhone後,整個世界就變了…這樣的溝通裝置真是一項利器,她可以遠在北海道「遙控」事務所中的各類案件進展,順道透過Line傳美景、美食讓助理們羨慕兼嫉妒,她也可以與家人即時溝通,與兒子溝通的回應,也可以讓在工作的丈夫直接參與,甚至將兒子要請客的承諾直接拍下螢幕,以做為「存證」(據轉述,兒子與丈夫的第一反應是「真不愧是做律師的!」),智慧型手機也真的改變了她的世界與「視界」。
有人討厭,也有人愛戴,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仍然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的確值得玩味。甚麼時候該用智慧手機,而甚麼時候必須關掉智慧手機,這當然是to be or not to be的範疇,如何「應用智慧型手機」當然成為一個question,「科技是否能真從人性出發,而科技的應用是否造成了疏離感,這的確是一個大哉問。」設計師李尉郎笑說,智慧型手機搭配各種不同的應用程式(App),的確造就了許多的可能,「但人,就是有一種把好好的東西搞砸的潛能。」智慧型手機的應用,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群設計師針對這樣的正反辯證,用設計提供的不同的想像,「這些對生活造成的改變,當然有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均可以透過設計的『放大』增加大家的想像空間。」他認為,重點在於要如何聰明的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使用。
智慧型手機的確是個實體的設備,但它所面對的卻是一個完全虛擬的空間,當虛擬與真實不再有明確劃分時,關於設計與物品之間,也許也產生了新的依存關係。
設計師的智慧手機世界,的確相當有趣,像是設計師包祥麟說,智慧型手機就像中國武術秘笈的最後一式一樣,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之後是空白的;設計師邱建基說,智慧型手機最聰明的地方是,它讓使用者自己去決定自己要什麼或不要什麼。的確,當我們未來可能光靠觸碰螢幕就能吃飽、解渴時,真實與虛擬間還能保有平衡嗎?
不管是愛它、恨它,智慧化生活中真實與虛擬的崩解,如何看待與應用智慧型手機,去看看設計師的思維,說不定可以讓你找到如何在此之中,SMART地悠遊於虛擬和真實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