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大學校園讓路給百歲雨豆樹 與地方共好與環境共處

文字-A A +A

【公民記者岡山論壇/屏東報導】  故事的起源在屏東大學民生校區北側校門旁,沿著殺蛇溪畔有一棵百歲雨豆樹,汽車單線路寬不足刮傷痕老樹,受到居民與民代關心,提出決方案希望讓路給老樹,透過東縣政府水利處與屏大商討拆除圍牆,由屏東縣政府編列經費施工,原本2.8米的防汛道路拓寬成5米路寬,雨豆樹得以在口袋公園內重獲生長空間。


屏東大學陳永森校長在9月21日的「雨豆樹重生」記者會表示,「屏東事就是屏大的事」透過讓路給老樹,是環境教育的延伸,認養老樹與口袋公園維護,是學校與社區「共好」友善校園,殺蛇溪畔這棵雨豆樹,樹木成長造成路幅僅剩2.8米,常造成車輛將樹幹擦撞,導致樹身傷痕累累,屏東大學與屏東縣政府協力組成「雨豆樹護樹聯盟」,首先屏東大學民生校區拆除60米長圍牆,內縮最多達7米,無償提供約77坪校地,再由屏東縣政府編列400萬元工程,官學合力在老樹周圍建構了口袋型生態園區。

2023年9月21日這天記者會有屏東大學、屏東縣政府與社區居民齊聚,出席有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屏東縣政府秘書長邱黃肇崇、水利處長江國豐、縣議員李世斌、梁育慈、屏東市民代表王芬里等人。透過屏大音樂系學生以大小提琴演奏多首曲目,悠揚琴音在雨豆樹蔭下,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期盼雨豆樹成為地標樹,印證屏東市是個宜居的地方,不少與會人士細數與雨豆樹點點滴滴的回憶與情感連結,縣府邱黃秘書長於民國66年就來當雨豆樹爺爺的鄰居,每天路過雨豆樹下,並使用手機拍下老樹晨昏的萬種風情,張張美拍常令人驚豔;縣議員李世斌是民國51年出生,就和雨豆樹爺爺認識了,還有多名社區居民,都和這棵氣勢宏偉的雨豆樹,各有不同美麗回憶故事。


為老樹重生獻上祝福,雨豆樹下設有解說牌,是出自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林秀蓉之手,在優美的文字敘述中,讓人在樹下乘涼的同時,也能聆聽老樹動人的故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梁文進、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建璋也透過先進的應力波、鑽孔阻抗非破壞檢測儀,在現場為老樹進行健康檢查,顯示百歲雨豆樹目前的生長狀況不錯。許多屏東關心老樹民眾在臉書記錄,當屏大能夠讓出校地,讓百歲雨豆樹從此得以自由呼吸,不再被狹窄道車道影響而折磨到傷痕累累,屏東大學能跟屏東縣政府合作,增添溫暖的生態環境故事,以及大大改善了交通的流暢。


雨豆樹下解說牌
近百年前,路邊這棵雨豆樹從南美飄洋過海來此生根落戶,歲歲年年,朝朝暮暮,仰觀日月星辰,俯聽潺潺溪水,有如置身於世外桃源。陶淵明〈飲酒詩〉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雨豆樹就像人間隱士般的定靜豁達,看盡歲月的榮枯變化。它自在自信,堅守崗位,以亭亭如蓋的樹冠,為行人低吟消暑庇蔭曲;春光爛漫時節,總是輕唱淡紅花朵綻放歌;而當它果莢閉合下垂,乃貼心預示雨水即將洗禮大地。這一幅生機盎然的溪邊風景,蘊含百年的生命厚重之美,值得細讀品賞。
2023年春屏東大學與屏東縣政府秉持護愛老樹,與自然互敬共生的精神,協力組成「雨豆樹護樹聯盟」,經屏大拆除圍牆,退讓校地,縣府編列工程款,官學攜手拓寬路幅,共構一個口袋型的生態園區,藉此讓雨豆樹擁有更寬敞的新居,避免人樹衝突,造成樹身傷痕累累,這是人與自然良性互動的最佳典範。
屏東詩人楊政源〈雨豆的記憶〉寫道:「我從南美帶來/萬里鄉愁/落地而根生/豆如雨下//我從明治走過/百年愛恨/如僧廬聽雨/雨如豆下」,傳達雨豆樹家居台灣的歸屬,以及見證歷史嬗變的軌跡。它有如我們的忘年知己,標示扎根鄉土的印記,承載天地溫暖的情意。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9.01.11

岡山論壇

加入時間: 2009.01.11
81則報導
30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屏東大學校園讓路給百歲雨豆樹 與地方共好與環境共處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229篇報導,共12,81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229篇報導

12,81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