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休耕田復耕_插秧篇

2011/03/01 09:46
4,582次瀏覽 ・ 36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100.2.6

 

插秧當天一陣忙亂,「昏了!考倒師父!」「一叢3~5株?欸要用電腦撿嗎?」「插不滿的地方要發草。」南部習慣一分地插30片秧苗,插秧機張宏仁先生看到委託者只準備55片秧苗要插3分地,並請他以「農改場專家建議水稻適當栽培密度:每叢株數以3~5株為宜」,頓時如同接到不可能的任務般大聲喊叫,包括插秧機先生、秧苗業者、鄰居一群人「以多年的專業」「好心建議」圍成一團。

照片

委託者請包頭找能插7、8寸有機栽種的插秧機,包頭直說沒問題,沒想到來了完全沒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光是基本觀念就溝通很久,讓委託者心裡滴咕付出的仲介費沒有相對的服務品質。 

註:包頭為代耕仲介者,承攬插秧需求,協助插秧機業者安排一整天的行程,減少插秧機業者自行聯絡農民繁雜程序,賺取仲介服務費的人。 

農改場專家建議有機栽種「勵行疏播,每個育苗箱播種量為經催芽後種子200~220公克、插秧時每公頃秧苗以220至250箱為宜。」育苗箱疏播同樣100台斤的稻穀可以做更多片秧苗,對於以片計價的育苗場,是蠻好的構想,可是消費的農民和插秧機卻認為「偷斤減兩」、「插秧機抓不到秧苗容意造成缺株,要人工補插增加麻煩」,所以實際操作距離專家理想還有一段努力的空間,希望未來有農政專家跨出研究室,橫向協調上、下游配合情況。 

照片

2009十大經典好米得主莊有志老師說「在目前不夠理想的情況,只要告訴插秧機業者株距放大到8寸、每叢最少枝、只有一兩枝的不補,還是可以得到自家吃還算滿意的成果」。委託者告訴秧機張宏仁先生要拍上網,打點精神認真做。

照片

雖然是第一次試做,師父畢竟是師父,順利完成插秧工作,而且還有剩下5片秧苗,原本一群「大聲」說「秧苗不夠」的人,全都「小聲」地改說「原來真的夠」,回想前後對照的態度,彷彿漫畫情節令人爾莞。對照後方傳統間隔5寸、一叢抓10幾株的田,這塊田插秧看起來真是稀稀落落。

照片

委託者帶了農改場有機水稻栽種的資料說明給大家聽,秧苗業者說「原來有這樣的資料,拜託印兩份寄給我。」原來還是很多農民對有機栽種有興趣,既然他們忙著賺錢,沒空去上課,不如走到田邊直接和他們溝通。其實他們也都很有概念,都知道自家育苗有蚯蚓的土壤最好。

水份管理是插秧當天另一個爭論的焦點,傳統上原本前一天要把水放乾,因為記錯插秧日期,所以包頭一早趕緊放水,然而插秧機來時也無暇再等水流乾(因為他們一天要插十幾甲,需要趕赴下一場)。另外,慣行在插秧前有放除草劑,插完秧暫不放水,而有機栽種則是插秧後放一些水進來,抑制雜草生長(專家解說會多少抑制水稻的分蘗) ,農學還是要實作才知道小細節。

忙成一團,插秧完才記得把蘋果拿出來拜土地公,「不完美中得完美」,幾天後秧苗有長起來,委託者很高興找到一群沒經驗的人,透過這次經驗,恭喜大家「跨出有機的第一步」。

照片

10天後朋友幫忙看成長情況,從田四個角度與右、左側鄰田比較,這片秧苗較稀疏偏黃,有長起來就很高興。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宜蘭魚 (未驗證) ・ 2011/06/22 16:13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宜蘭魚 (未驗證) ・ 2011/06/22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