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中港厝中港大排走讀
新莊從清代到現代,移民一直是區域人口的發展主體,但隨著世代變遷,異鄉變故鄉,在下一代的生活經驗裡,也逐漸長出了對於新莊的在地認同。而每個人對世界觀的養成,必然牽連於對地方情感的投射透過走讀的身體實踐,重新發掘傳統與當代的關聯。結合豐富的生活底蘊,以及紮實的傳統工藝與知識,以新莊的經驗作為微觀世界,其中濃縮了台灣各地近代普遍發展的困境及可能的破口。
傳統產業在面臨轉型危機時,仍能持續以創新的想像書寫過去,將傳統轉譯為具獨特風格的文化自信。從生活出發觀察傳統,如何以不同的模樣融入當代你我切身的風景之中。
另方面,新莊產業的多元性,就如同二戰後新興林立的各式工廠,以及伴隨工業發展移入的各類移民,兼容的生活迄今。 有關台灣早期開發史的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句中艋舺的崛起,正是新莊沒落的最佳證明。諺語裡看不見的新莊,其實曾憑藉近鄰港灣的平原地形優勢,成為北台灣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而在漢人移入前,新莊最早的居民是武朥灣社的平埔族,清乾嘉年間是新莊移墾活動的鼎盛期,伴隨廟宇與集市的需求,街肆產業的消費文化應運而生。
新莊在三百年前有座「新莊港」,是當時北台灣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有「一府、二鹿、三新莊」的美名,亦曾有「千帆林立新莊港」之盛景。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走讀:首先到地藏庵前測照團體照在進入庵內述說歷史淵源。 爾後經新莊體育園區 中港排從入口開始,左側的牆面不時看現動物彩繪,還有小瀑布、搭配綠葉的前景看起來像是走進動物園,近距離接觸這些可愛動物。跨過這光武區來到水之戀區、以水佈置為主題、可惜白天看不出啥風采。過了昌隆橋下展示水生植物也有魚悠哉的游著、同學歡喜拍照也有倒影可取景;歡樂中已到昌中橋小憩、有同學表演團康、全體歡樂一起。 走著走著到彩虹廣場已走三個小時多、記步超過一萬步以上就在此歡樂下課。
偶感地景絕非固定不動的敘事疆界,而是在時間的軌跡下,由自然環境與人群互動形塑而成的歷史詮釋與生活記憶。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