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北印度「e」樣的天空 聯繫流亡藏人的夢 文/服務學習中心
今年暑假,中原大學資管系鄧榮樺、林士涵與心理系廖啟佑同學組成北印度數位志工團隊「SKY-INg」,於今年7月7日前往北印度Dharamsala進行為期24天縮短數位落差的服務,教學內容以基礎文書處理、E-mail和Yahoo 即時通為主,並前往當地貧民窟進行藝文活動。
北印度數位志工團至今已為第三屆,延續前兩屆志工團隊的目的與熱誠,希望能繼續為流亡藏人盡一份心力。該團隊隊長鄧榮樺表示,取名「SKY-INg」的原由是希望銘記在Dharamsala這片天空實踐、心靈飛翔時,心中那份感動與行動不會因為離開了而有所停頓,這份感情永遠是現在進行式而不是過去完成式。
◎把握每次學習機會,求學態度無懈可擊
為什麼想學電腦?因為趨勢?在Dharamsala這個地方,電腦技能是對外聯繫、溝通的必備生存條件。若有使用電腦的基礎能力,流亡的藏人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藉由無國界、跨越時空的網路,聯繫在世界各地及家鄉的親友,共築心中的家鄉夢。
其中有許多學生都是千里迢迢的從南印度屯墾區到北印度來上課的;他們一面親近達賴喇嘛的例行講經,一面把握南印度罕有的學習機會。Dharamsala有各國前來研習佛學的人士,他們提供許多語言交換、知識訊息流通的管道與志工活動。舉例來說,合作單位LHA便有許多不同的進修課程,許多學員幾乎排滿整天的行程表,不錯過任何的學習機會。
圖為與學員的合照
在課堂上每位學員都相當專心地上課,此外,上課非常準時,如果沒有很重要的事絕不遲到,學員們對於不懂的地方常常舉手發問、互相討論,上課氣氛相當積極!團隊成員林士涵同學表示:「看到他們學習的態度,時時讓我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每個機會,我們擁有的比起他們真的多得很多,而我們往往讓機會輕易溜走。」
◎在富有中發現貧窮
「坐在我旁邊,我的朋友,我教你說印度話!」,Charan貧民窟的孩子這樣對廖啟佑同學說。印度這貧富差距極大的國家,有這麼一群人靠著乞食為生。位於下德蘭薩拉的Charan貧民窟,座落在雨季來臨時就可能會被淹沒的河床上。泥濘的小徑,潮濕的環境,一座座用帆布、雨傘和竹竿搭起的黑色布棚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社區,這個畫面真實得叫人措手不及。
生活條件差的讓志工們絕望地懷疑自己,自己的能力能帶給他們什麼改變?志工們甚至懦弱地興起了想要逃避的念頭。但這畢竟不是旅遊,以海外志工的身份來的這個地方,中原志工們不得不去面對自己的懦弱。
「如果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就體驗他們的生活吧。」志工牽著孩子的手又或者是孩子牽著志工的手,一起在Tong-Len組織搭建的鐵皮教室裡唱唱跳跳印度舞蹈。志工感覺不到孩子們對生活的怨懟,在休息時間聊天的過程中相對嗅到了他們對未來的盼望。這些孩子一直努力的生活著。志工們意識到生活的本質,貧民窟的孩子其實跟一般的孩子、一般的人沒什麼兩樣,都需要陪伴和關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