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鑑古知今的曾文溪生活故事

2022/08/01 08:00
39,717次瀏覽 ・ 18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0
檢舉

照片

鑑古知今的曾文溪生活故事
圖/文 小喬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楊宏裕老師 緬懷三百年前曾在蔴豆社平埔族生活與現今仍保存地景分享)
一口檳榔祭阿立祖  千壺醇酒念先住民

照片

這一個地方曾經是平埔族 三百年前最重要的一個社
現在已經很多人搬到 官田這一個方向 一直到今天地景上 
還保留著很多 平埔族留下來的地景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今三四百年前  曾文溪是當地平埔族的一條生命之河
先住民逐水徛起  水與人的生活方式 
從古早到現代 有了息息相關的重要課題

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探究現今曾文溪地景面貌  與探查過去與水共生的線索
曾文社區大學於7月24日舉辦 曾文溪下游地景考察活動
由對曾文溪研究多年的楊宏裕老師進行導覽

照片

(訪談01-楊宏裕老師講述此次踏查的架構與頭站的分享)

也邀請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與竹塹社區大學 
共同參與流域的知識學習以及交流分享

(訪談02-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講述流域學習的計劃推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面臨曾文溪行水區的渡仔頭庄   
長期受水患之苦  除了有一道防範大水的城牆外
可以看到早期先民  因地理環境的渡河畫面

照片

  
(導覽01-楊宏裕老師講述官田渡仔頭早期原住民渡溪的史事)

如樹枝狀的水脈  分散佇這塊嘉南平原上
是百年來為了人民的農業用水  漸漸來改善的水利設施

照片

(導覽02-楊宏裕老師講述水圳的灌溉改善農民的農業用水)
 
形如口琴的西庄水路橋
下底流過的水是來自葫蘆埤累積的水  
經過兩道水閘門的控制   
是麻豆支線流向著曾文溪的必經之路

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曾文溪溪仔墘的人民  
隨著堆積坡地的變化 帶來了營養的土壤 
也創造出麻豆的 經濟產物 文旦柚 

照片

除了有保存著早前麻豆社的公廨外
佇買郎宅也可以看到當時平埔族特有的地景

照片

(導覽03-楊宏裕老師講述現今仍保存著一畝檳榔 一草堂的地景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文社區大學透過曾文溪流域學習
讓參與朋友了解曾文 水系的來龍去脈
喚醒對水資源的重視以及迴響

照片

(訪談03-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柯穎瑄組長 分享踏查心得
(訪談04-竹塹社區大學/林宗儒主任 分享踏查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流域永續經營的過程中 思考環境與人的關係
讓民眾更親近母親河與生活的距離
影響了這片土地人民的各種面貌

照片

(訪談05-曾文社區大學/黃瓊恩主任 分享此次全促會及他所社大共學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片

公民記者/洪煥喬 台南麻豆區採訪報導

照片

影片背景音樂引用自 copyright-free background music
【中國風】無版權背景音樂-Autumn wi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感謝以下受訪者-----

照片

1.曾文溪流域踏查/楊宏裕 老師
2.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楊志彬 秘書長
3.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柯穎瑄 組長

照片

4.竹塹社區大學/林宗儒 主任

照片

5.曾文社區大學/黃瓊恩 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文社大公民新聞班

地址:721台南市麻豆區北勢里北勢寮70-11號

電話:06-5703100轉6131-6136|專線:06-5703122|傳真:06-5700191

電子郵件:au0201@mail.au.edu.tw

Copyright © 2022曾文社區大學All rights reserved

曾文溪渡槽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