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月經販賣所-販賣月經是怎麼回事?
月經販賣所—— 販賣月經是怎麼回事?藝術家陳欣專訪
文\陳緯玲
第一次聽到《月經販賣所》,相信不少人心中的第一個疑問應 該是:「『月經』怎麼販賣呢?」
就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所碩士班的陳欣,以複合媒材的形 式--用刺繡不織布的工法,和多元的配色來呈現自己的作 品,並以偽商店的概念,自己穿起圍裙當老闆,販賣她的「月 經」商品。期末校內展發表的一個作品,她費時半年紀錄自己 的月經照片,使用色鉛筆及蠟筆來轉譯成平面畫作,與其說是 販賣商品,不如說是販賣屬於自己身體一部分的故事,讓男女 或其他性別觀者,對於「月經」的觀感和想像產生連結,更進 一步去思考--「月經污名化對女性生活上的影響」。
在還沒與陳欣見面前,可能會因為展覽的主視覺是採用鮮明的 螢光粉色,並且以女性主義為作品核心,挑戰社會大眾對於面 對仿真經血衛生棉的勇氣,而猜想她應該是個穿著前衛、髮型 獨特, 難以親近的藝術家,但在與她會面採訪時,才了解到 她其實是一個相當平易近人且外型可愛,對於女性主義及作品 理念侃侃而談的女生,所以訪問過程中,不時穿插著與她的談 笑聲。
陳欣在大學時接觸到的女性主義思想,而後又並深受兩本書影響,一本 是日本社會學博士田中光所著的《從安妮到靠得住》--講述生理用品 發展的歷史,拋棄式衛生棉的發明,並在書中探討女性是如何在父權社 會的壓制下,為社會投注心力並帶來貢獻,逐漸翻轉處於弱勢的地位; 另一本《月經不平等》由法國記者艾莉絲 • 迪艾波(Élise Thiébaut) 所撰,是世界上首部以「月經」為題,講述「月經妖魔化」以及「經血 禁忌」如何貶低女性社會地位,透過打破性別框架、重新思考女性身體 釐清女性。兩本書都在陳欣的心中默默並根深柢固的種下心中理想的女 性主義,藉由作品展現她對女性主義的夢,但礙於大學當時主修數位媒 體設計系多是小組作業,她一直沒辦法有展現個人想法的作品空間。
於是陳欣到媒體傳達設計系讀碩士班時,才開始著手《月經販賣 所》的設計,將她久未實現的夢想逐步實踐。陳欣從自我開始剖析, 了解到每個女性可能都有以自己身體為恥的經驗,不論管是身材還 是因為生理上帶來的困擾。尤其是月經,害怕月經外漏是所有女孩 的惡夢,連陳欣自己也心有戚戚焉,而開始厭惡月經的存在。,月 經與血密切相關,以前的人總認為死亡、屍體是是有穢氣的,而這 兩件事恰好也與血有關係,因此女性--尤其是月經來的女性,總 是被視為汙穢的象徵。讓月經、生理用品的發展歷史也因為在女性 自卑以及社會觀感差的情境底下,大多為口述、和野史,漸漸地它 成為了女性不能說的秘密。以前更為了方便權力分配、階級管理而 衍生對於女性的社會框架,於是陳欣為此感到疑惑,決定既然社會 上一直不能接受經血衛生棉的公開,那不如就將它公開展示,不過 直接貼上使用過的衛生棉,或是展示經血照片,已經有藝術家做過 了,所以陳欣參考了英國當代藝術家 Lucy Sparrow 以不織布為素 材去模擬商品,製作擬真的衛生棉,並以刺繡來模擬經血,以此來 製作展覽主題--販賣所的「月經」商品。
學校評鑑、台北藝術自由日的展覽上,陳 欣接受到很多正面及負面的意見。她看見 在展覽上有的男老師因為她的作品而不敢 靠近向她提問;有的中年婦女看見她的作 品也刻意繞道迴避,月經是所有女性再熟 悉不過的月事,即便《月經販賣所》的作 品已經是非真實物體,似乎還讓人無法接 受。但,大多女性看見陳欣的作品,都與 她分享自己的月經故事,更也有男性拉著 女友大聲嚷嚷「欸!妳看夜用型的耶!」 這都是陳欣當初創作最想做到的效果,用 自己的月經故事來與社會對話。不管是正 面還是負面的,如果能讓人更重新省思自 己面對《月經販賣所》的作品,是無法面 對,那原因是?還是想起自己因為月經而 發生的事件,都是《月經販賣所》真正想 賣給顧客(觀者)商品⸺省思「月經污 名化」的錯誤觀念。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 線上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