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運動夯 體育班為特色班首選

2018/06/01 12:00
2,669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NS.體育競賽歡呼聲
標一:台灣運動夯 體育班為特色班首選
2006年「台灣之光」王建民獲得美國職棒大聯盟官網的球迷票選為「年度最佳先發投手」,帶動全台灣瘋迷棒球賽事的風氣,
除了棒球,2017年世大運奪得舉重金牌並打破大會紀錄的郭婞淳、前台啤球員林志傑都是台灣出身且揚名國際的運動員。
台灣是如何培育出各項目發光發熱的選手?這便要歸功於台灣菁英式教育的體制,最常見的體育班球隊,由106年特色教育班招生名額中,
我們可以看到,體育班人數遙遙領先,而這些體育生,透過自己的努力與每天的訓練,懷抱體壇新星的夢想,也在這菁英式教育的搖籃中,
得以實現。

標二:體育長才輩出 培養自我規劃能力
菁英式訓練講求「在壓力下生活」,運動員必須謹守團隊規範,因為從小統一管理,練習中不乏有操練體能等比較辛苦的項目,
也造就體育班的孩子比較願意吃苦,不論是與同伴相處或對一塵不變的訓練,都能展現出堅毅、耐心的特質。

新北市教育局體衛科長 龔東昇:「老師或者學校,會認為(誤會)說,是不是我們可能就是比較不會讀書的,或者是說我們可能體能很好的,
或者甚至是比較不好的孩子,才來進到我們的一個體育班。」

新埔國中教練 蔡承恩:「從少棒開始最多人,然後慢慢的淘汰,變成可能青少棒,青棒然後成棒,最後才能到金字塔頂端職棒,
所以菁英是教育其實就是,算讓他們球員可以提早適應,就是到後期他們可能面臨的壓力。」

標三:練習又練習 菁英式教育日程繁複
體育班最早為1968年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指定的省立臺中第一中學校以及臺灣省立臺中女子中學實施後,因學生適應不良以及學校管理不便,
於1975年輔導結束。之後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才慢慢改善課程規劃。演變至今,現在體育班採用白天上課,下午訓練的方式,
補足學生在運動之餘,還能有念書的機會,但面對這樣雙重的壓力,體育班學生不但要應付功課,還要面對辛苦的訓練,
不免會有無法雙邊顧及的問題。

新北市教育局體衛科長 龔東昇:「事實上在107年,體育班的設置辦法,他就也會做一些調整,他其實強調的兩塊,
一個就是我們訓練的合理性,另一快就是可能針對我們學生的基本能力,還有我們課業的一個要求。」

標四:競爭力強 體育出路受侷限
台灣的菁英式教育體制從國小開始,一開始培養對運動的熱情,以及家長衡量孩子是否適合,到了國中,正式進入菁英式教育,
加強訓練,課業比重慢慢下降,高中時,面對更高強度的訓練與專業知識培養,教導自主訓練的重要性,
以及思考未來是否要從事體育方面的行業。進入大學以後,除了成為職業選手,多數體育班學生以術科成績申請一般科目的體保生,
減少訓練的時間,若意願朝職業邁進,會選擇參加職業或業餘隊伍,也可以回饋基層棒球,成為教練。

新埔國中總教練 何凱翔:「因為我自己本身,我自己對教練這個部分蠻有興趣的,畢竟選手沒有辦法一輩子,那相對的就提早下來,
把自己所學一些經驗,就傳授給這些學弟妹。」

面對人才輩出的體育班,相對的競爭力也逐漸升高,只有金字塔頂端的運動員才有成為職業選手的機會,但面臨與一般生競爭,
運動員在課業方面的學習機會就相較減少,若在大學選擇以體保生身分就讀,也會產生學習程度的差異,因此,
選擇未來出路變成體育班學生的一大難題。

開璽棒球隊 施朝文:「不好的就是,到了長大之後,小朋友開始產生惰性,然後沒有辦法培養第二專長,他們如果沒有辦法繼續堅持打球的話,
他根本沒有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前體育班學生 李翰杰:「運動項目是一個金字塔,就是你越往上一階就是要淘汰一些人,所以那些職業隊都是算頂尖的。」

標五:傳統菁英訓練 多元教育共存問題
這些未來選手們,在傳統菁英式訓練下,應多拓展自己其他興趣與專長,在忙碌的課業與練習中,也要花時間去找尋自己過人之處,
在教育方面,學校可以提供他們更多元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找尋出路時,能夠有更多方向,也期望未來,讓孩子們在求學的過程中,
能找到專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

採訪撰稿 陳柏學
攝影剪輯 章仁潔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