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廣設大學政策 大學生倍增

2018/05/18 12:00
3,07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NS:校園上下課人潮與鐘聲

標一:廣設大學政策 大學生倍增

校園鐘聲響起,到處充滿朝氣活力的大學生。
一年一度大學入學活動開跑,即將成為大學新鮮人的應屆高三生,專注研究大學入學簡章,規劃人生未來藍圖。
但是攤開厚厚一本入學簡章,琳瑯滿目的大專校院和科系,看似保障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卻也被民間質疑稀釋高教資源、供過於求的現象嚴重影響高教品質。

1990年代,各領域吹起一股檢討升學主義的浪潮,由民間團體發起的四一O大遊行,呼籲政府開始教育改革,
透過廣設高中、大學,降低中學生壓力,於是許多60年代成立的私立專科學校紛紛改制、升格,極度擴張高等教育。
而至今已增加約50所大學,原本是窄門的大學入學,到現在是人人可念大學。高等教育普及的結果,
造成台灣有高達七成的高中生能唸大學,遠高於美國的五成,及德國的二成六,堪比世界之最。

標二:少子女化現象 特色招生搶人才

中華民國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唐彥博:「少子化對台灣的衝擊,大概是117年衝擊最大,那時候學生人數只剩下大概15萬7千人。」

少子女化使大學開始出現缺額率高的窘境,以學費為主要辦學來源的私校,為維持學生人數,祭出各式特色課程,吸引學生入學。

中華民國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唐彥博:「所以當(科)系能夠跟社會環境、產業的需求能夠去相互結合的時候,
那自然而然就會去吸引學生。所以學校要有特色,系要有特色。」

標三:私校報到率不足 面臨退場危機

面臨少子女化衝擊,各校皆出奇招,但對此學者仍持保留態度。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 林柏儀:「對於(私立)學校來講,它不會去考慮整體高等教育的發展,
它只考慮我的學校怎麼招到更多學生。總體的學生就這麼多,你一間學校招得更好,就是有另一招得更差。」

標四:轉型政策挨批 高教工會:圖利董事

2016年通過「私立大專院校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輔導招生和財務不佳的學校轉型,也準備資金協助大學退場。

前永達技術學院教師 賴福林:「董事會已經把學校經營到快倒了,你現在要它去跟教育部借錢,它現在已經沒有在辦學,
它怎麼再去拿錢來還這些東西。」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 林柏儀:「政府依然容許它(董事會)有三年的時間來改辦的情況下,
任何一個想要牟利的校董,都不可能會讓解散這件事發生,他想盡辦法也好,也要去弄一個假的養老院,
他考慮的是那十多億的校產,校產在轉退條例裡面沒有把他歸公。」
關於校產及學生與教職人員該如何安置,受到不少質疑。

就讀面臨廢系在學生 李小姐:「(如果廢校)我的學弟妹如果要重補修的時候就很麻煩,對他們影響很大,很多人都想要轉系(學)。」

標五:少子女化的未來 準備好了嗎
中華民國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唐彥博:「(高教失衡)不是錯在學校,政府的政策方面,沒有讓我們的產業環境升級。」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 林柏儀:「你不應該說因為這個學生是唸私立學校的學生,他就沒有拿到教育經費,這是不合理的事情。」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 唐彥博:「大陸(中國)方面惠台31個(政策),大陸在吸納我們的學生是一條龍,政府從政策面,
也要加速去做,營造更好的整個台灣的生態環境。」

面對種種危機,政府能否提出相應政策,妥善處理高教供需失衡的問題,考驗著相關單位的智慧。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