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籃球體驗課程 幫孩子找出「星」方向

2018/04/17 08:00
3,883次瀏覽 ・ 1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記者劉旻君、劉瑜瑛 / 新北市報導】中華民國自閉症適應體育休閒促進會,從民國一〇三年以來所創辦的籃球體驗課程,希望透過運動,讓這些「星兒」不僅有管道可以抒發壓力,在課堂上,也能夠展現出與平時不同的樣貌。

了解不同孩子間的差異

患有自閉症的孩童,也就是一般人口中的「星兒」,通常他們的身體協調性可能會比一般人差一些。因此,在課堂上如何帶領學生,便是一門學問。中華民國自閉症適應體育休閒促進會的籃球課程教練劉航睿說,帶這一堂課最大的困難是每一個小孩的問題都不太一樣,需要個別帶領「要慢慢適應每個孩子的差異。」

與學生彼此建立起關係後,再各自做出調整,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就像第一次上課時,學生並不一定會聽他的話,但隨著時間久了,老師習慣學生,學生也習慣老師,整體的教學品質自然會提升不少。

另外一些比較嚴重的「星兒」們對於規則的理解程度有限,因此課程在設計上,沒有太過於複雜的規定,教練也不會要求他們把每個動作做到標準,以小朋友快樂和開心為主。

照片

沒有訂定嚴格標準,小孩帶著笑容上課,輕鬆沒有壓力。 攝影/劉瑜瑛

家長不可缺少的陪伴

每個禮拜上課時,學童家長都會在旁陪同,一些更熱心的家長,還會下去幫忙教學,不僅教自己的小孩,別人的小孩需要幫忙時,也會主動給予協助。自閉症促進會副理事長林娟圩說,「自閉症的孩子們對於熟人所下達的指令,比較能夠有快速的反應。」

因此,在課堂中,家長們除了陪同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當教練說的話,孩子沒有反應時,這些爸爸媽媽就會在旁邊提醒自己的小孩。但如果小孩當天精神渙散的情況嚴重的話,甚至家長的口頭提醒也都不太有用了,而這時候就會需要家長及志工在一旁肢體輔助,陪著孩子完成教練所下達的指令。

照片

志工陪學童一起作動作,輔助星兒。 攝影/劉瑜瑛

家長眼中孩子的轉變

家長邱昆泰說,在運動過程中小孩是很開心的,「因為那個笑容,是我們平常看不到的。」他認為在參加活動之後,孩子的情緒會穩定很多。而其中一名學員郭軒宏的媽媽邱品蓁則說:「軒宏其實主動性本來不太好,但在參加課程後,跟別人的互動變多了,專注力也有提升。」也從一開始不願意來上課,不聽教練的話,到現在已經改善不少。

照片

志工與小孩練習籃球拋接,小孩笑著拿球碰碰志工的手,希望志工等會把球拋遠一點。攝影/劉瑜瑛

不是不會 需要的是機會

談到這堂課最大的目的,劉航睿說,並不是希望他們可以把籃球打得多好,而是藉由上課過程,讓孩子們熟悉團體規範,培養正常的運動作息。並在與孩子們溝通之中,加強他們的社交技巧。他表示,「星兒」們最需要的輔具其實就是人,「這些孩子不是不會,需要的是機會。」只要願意給他們機會學習,相信外界對他們的接受度也會提高。

照片

家長、學童還有教練的全體合照。 攝影/劉瑜瑛

中華民國自閉症適應體育休閒促進會,除了開設籃球班之外,另外還設立桌球班、游泳班以及啦啦隊舞蹈班等課程,希望透過這些體驗課程,除了讓星兒們逐漸願意與外界接軌,同時也能為自己開闢出一條人生「星方向」。

採訪側記

在拍攝上課畫面的時候,有一個小孩主動跑過來跟我們講話,面對鏡頭的時候也絲毫不害羞。事後他媽媽才跟我們說,他的小孩平常都不太主動跟不認識的人講話,所以看到他小孩在跟我們講話時,其實心裡滿驚訝的。而我聽到媽媽的話當下,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又覺得有點小小的感動。在課堂上看到這些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其實真的想不到,他們竟然都是自閉症的孩童。

延伸閱讀

殘障體總 推動殘障體育的手

輔大體育系 讓運動有愛無礙

穿透擊線 身障者習技成羽球拍穿線師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