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餿水油事件) 莫再問我們還能吃甚麼? 如何創造好的食安環境

2014/09/08 00:26
3,491次瀏覽 ・ 225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照片

這幾天餿水油事件不斷延燒,延續去年爆發假油事件,食安問題一件接一件,似乎沒有停歇跡象。官員、媒體、民眾驚慌失措,熱鍋上螞蟻,急著找到所有問題廠商,上游、中游、下游,一家接著一家出來道歉、自清和承諾。然而,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因素,對問題背後的問題,卻沒有被揭露和思辨。其實,根本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改變我們的生活和飲食方式。仔細想想,生活中除了空氣、水、陽光幾乎是個人無法決定之外,食物的選擇權,絕大多數,操之在個人和家庭身上。每天電視都再更新,又有哪一家中標?每個人都在問,那我們還能吃甚麼?

當一家廠商供應東西出問題,下游廠商全都被牽連後,我們可以看到是政府管控失靈,食品認證失效,廠商良心被狗吃。原本中秋節應該是「一家烤肉萬家香,卻變成一家失火萬家燒」。當我們享受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發展時候,也默許食品製造業廠商,以外包再外包的分工方式,帶來生產的效率和方便,同時也讓我們承擔「壟斷式分工」的風險。換句話說,對資本社會下「壟斷式分工」所帶來風險管控,應該成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針。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食品安全需要怎麼樣的分工方式。如果我們期待政府用嚴刑峻法可以嚇阻不肖廠商,大概對資本社會中政商財團結構過分無知。有人主張開放市場,讓更多廠商來競爭,便可確保食品安全,無異緣木求魚。因為資本家可不是吃素的,提高利潤和壓低成本永遠是一體兩面,食品安全不可能用良心來維護。唯有建立讓消費者可以參與監督機制,讓在地生產者和消費者有機會接近彼此,以及提高消費者本身對健康飲食的意識,才能有效監督食品產業的分工過程。換句話說,政府要營造有利於生產安全食品環境,身為消費者我們,也要主動積極去認識好的生產者。

這幾年來國內農業的在地復興,陸續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或是社區菜市長等共同購買團體,強調農食一體,農食互助的概念,讓消費者和生產者更多互動,目的也在打破資本社會下農產產銷壟斷的過程。同樣打破的概念,能否應用到食品加工業,甚至讓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的食品加工業,讓生產和消費,儘量都在產地附近,在地有固定的消費族群,產生地產地銷善循環。打破壟斷式分工和外包,即便再有無良廠商,相信風險損害降到最低,甚至侷限產地而已。如此經營在地食安環境,有賴各地方政府能否用心去營造。

我們還能吃甚麼?其實可以吃的東西還很多,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改變飲食方式。如果當消費者本身,自己也不清楚那些食品有害身體,又如何能促使廠商願意生產健康的食品呢? 如此窘境和台灣衛生教育長期忽略飲食,國家沒有完整飲食教育政策,不能說沒有關係。每發生重大食安問題,依賴少數學者、專家高聲呼喊應該如何躲避,等到風頭一過,這生產結構依舊存在,食品危害必定再來。提高全民對健康飲食的意識,制訂完善飲食教育政策,是中央政府刻不容緩的責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 2014/09/08 08:53

我可以幫大家一起來~>籌組社區"食安社會企業(或者是 合作社)"! 不只是共同採購安全健康的食材,還可以延伸到外食需要的餐廳去;簡單說,首要的態度是先在提出產品品質具體規格之後,要能保障源頭農作及加工生產者的利潤,最後就是再確認的配套措施!(組織過主婦聯盟共同購買合作社前社區與理貨合作社,創辦生活者有機天然批發食用出版品公司;目前決心參選北市中正區文盛里里長,打造樂活社區)

最困難的不過大家有沒有決心去面對自己貪便宜,懶於學習自己應負的責任;特別是學習跟人合作溝通的能力!

・ 2014/09/09 07:50

YouTube推薦必看影片: 揭開既得利益集團 正在 奴役人民的內幕
1. 全球的貧富差距真相
2. 羅素·布蘭德:為什麼我主編一本政治雜誌但我從不去投票
3. 人類史上最大騙局 (資訊動畫:貨幣系統真相
4. 《工作時代的終結》鮑伯·布萊克:世界的工人們. . . 放輕鬆吧!
5. 無價值的美元即將崩潰:來自世界銀行前任內部人員的揭密報告
6. 在英國電視訪問中超坦白的金融交易員
7. 孟山都的基因改造世界(11之1)繁體中文字幕
8. 時代精神:邁步向前 (史上最多觀看人次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