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CBA以社區為本倡議「放生水」理念

2014/05/29 21:30
3,377次瀏覽 ・ 28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CBA以社區為本倡議「放生水」理念

照片

社大全促會&千里步道協會觀察

宜蘭社大KKF微生物菌自然農法社,

向大自然『做中共學』CBA以社區為本之調適氣候變遷公民行動環境教育

創新社區未來自然農法友善環境之行

2014.5.23

 

觀察公民行動環境教育行程緣起:

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洪水增加,水患與乾旱對社區影響,未來20年內都無法有效減緩,環境變遷教育刻不容緩。2013全國28所社區大學推動氣候變遷環境教育由下而上以社區本位環境課程與活動,8所社大希望轉變為公民行動,擬出方案、策略、教案,對氣候環境產生真正的改變。8所社大代表希望一同努力使環境恢復生機規劃32小時環境課程。宜蘭社大調適氣候變遷行動環境教育的課程主題為「宜蘭社區大學CBA走入社區調適氣候變遷推廣行動環境教育專案工作計畫」,做中學引導社區,由下而上實做適合在地防災策略,例如水資源、糧食安全、河川污染、社區調適氣候變遷推廣行動。

 

CBA以社區為本之氣候變遷調適課程設計倡議理念:

      宜蘭社區颱風大潮來襲,壯圍、五結、頭城,水淹成災,社區未來發展得適應當地氣候的生活方式,學習如何知災避災、政府救援末到味位前防災自救。宜蘭社區大學KKF微生物菌自然農法社結合千里步道協會、社大孔明車隊、KKF自然農法在臺推廣中心走入社區規劃推行Power公民行動環境教育,採集社區本土微生物菌,實做與菌水共生、與惡水共舞創新生活形式,實踐行動環境教育課程,期盼這種由下而上以「社區互動、共學的模式,能引導社區在調適氣候變遷之時,注入更多創新能量和想像。「CBA以社區為本之氣候變遷調適課程設計理念」(Community based adaptation, CBA)是近年國際上倡議的一種新興方法。目的是以社區為主導——即以社區當下的優先次序、需要、知識和能力為基礎,培力社區規劃和調適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強調氣候變遷和社區未來緊密相連,面對社區、居民、社會與文化層面設計行動環境教育課程,向大自然『做中共學』調適氣候變遷創新社區未來。

 

 

KKF微生物菌培養的運用緊密連結千里步道沿線社區,對社區、居民行動環境教育創新社區未來概念:

 

    微生物菌培養與運用是源自泰國Dr. Daycha, 他的基金會叫做KKF自然農法基金會.. Daycha博士研究以在地取得無污染而富含菌種的山林土壤來培養微生物菌, 理論上每一個地方的菌種都是長時間與當地生態平衡而和諧的, 因此用在地土壤培養微生物菌,將菌種施灑在農耕土地上, 可以讓微生物去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 讓農地獲得養份(肥料)來成長作物, 土壤可以因此免受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的傷害.出發點是為了幫助農地免於遭受農藥與肥料破壞,讓土壤獲得健康而有利於永續發展.。 三十幾年來, 除了泰國之外, 他更將觸角延伸至亞 非州的國家, 宜蘭社區大學KKF微生物菌自然農法社推廣微生物菌的自然農法耕作, 安全糧食的農業發展。

 

梅花社區林祖棋運用於社區環保的開創性研發: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分解者,分解合成的產物自古以來即被人類運用於生活層面,包括它的發酵作用所產生一切食品(酒 醋 酵素 醬類食品..........), 以及黴菌運用於醫學上製作抗生素等.。梅花社區謙圃居農場林祖棋培養微生物菌的用製作肥料,用魚販所廢棄的魚雜內臟來萃取魚肥;製作魚肥產生魚油(副產品), 用來製作肥皂。創新研發優勢的是, 製作的過程,不但完全沒有腥臭味,包括肥料與魚油都有一股淡淡的香氣。

謙圃居農場創新研發酵素:用微生物的培養液+各種草本植物, 萃取出來的酵素是廣為熟知的動物體消化作用的促進物, 如果將它施灑在土壤分解遭受農藥與肥料破壞污染土地,讓土壤活化, 施灑在溝渠河川分解水體中的污染物質。

得安社區謙圃居農場林祖棋創新研發微生物菌酵素製作洗碗清潔劑:

為了增強分解油脂的功效,先用酒精去萃取包括薄荷, 香茅的植物精油, 再將這二種界面活性很強的天然界面活性劑去混合酵素,功能要比市售的"環保酵素"要好很多.環保酵素隨著家庭廢水排入溝渠後,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但是對於水體污染物的分解沒有太大的功效,將微生物菌酵素製作洗碗清潔劑提供給家庭清潔用途主要目的是讓這些酵素排入溝渠後能進一步對於都會區的下水道有分解污染物, 對於鄉村社區能達到淨化河川水質的功效。

創新研發微生物菌酵素製作各種不同油脂的液態肥皂(俗稱皂乳)= 洗髮精 沐浴乳 洗面乳 洗衣膏 ......微生物菌的培養液,  酵素 , 魚油肥皂, 清潔劑都已經在得安社區林祖棋創新研發農場工作室產出希望能帶給千里步道沿線社區有一些友善環境的效益。

 

梅花社區謙圃居農場林祖棋倡議「放生水」理念

以下摘錄自祖棋5/12臉書

......

這些年來,台灣有一些宗教團體將慈悲為懷的意念,具體轉化為「放生」的作為。

 

慈悲是對的,然而因為不瞭解「生態平衡」以及「外來物種為害」等相關的生態知識,近年來這些「放生」作為對於台灣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失衡與傷害!

 

現在,宜蘭社區大學KKF微生物菌自然農法社結合千里步道協會、社大孔明車隊、KKF自然農法在臺推廣中心提出一種新的「放生」觀念以及具體作法;

我們將採自台灣本土高山上的;

1. 原始無污染森林

2. 富含與本土生態和諧平衡

的土壤,做為微生物菌種培養的基礎來源,我們將這些微生物菌種培育成液態的所謂「放生水」。

 

我們會提供您1公升的「放生水」,您只要用一個有30公升容量的有蓋桶子,倒入這一瓶「放生水」,再加入200公克的米糠、300公克(半台斤)的黑糖、30公升的水,之後蓋上蓋子靜置一個星期即可開始「放生」。

 

怎麼「放生」呢? 很簡單!

您只要每天將1公升的「放生水」倒進家裡的洗碗槽中,讓這些「放生水」流到水溝、下水道、或者河川溪流裡,這些「放生水」中所富含的微生物菌就會去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質…..

 

水;是我們活命的基本,乾淨的水是我們活得健康的保障,這麼簡單的舉手之勞是一件功德無量的、有知識的現代「放生」,您願意加入這個行列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 2014/05/29 21:40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3924519781949&set=pcb.10203924549942703&type=1&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4022786718561&set=a.2857672689511.152388.1490450297&type=1&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