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化街屋小藝埕 展一九二○風華

2012/11/13 17:32
4,212次瀏覽 ・ 2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陳憶慈、鄭宜庭/台北市報導】一九二○年代,是台灣文化最豐沛的年代,在大稻埕老巷弄中即可窺知一二。駐足在老街中,竟然遇到西蒙波娃﹗仔細一看,還有林徽音、蔣渭水…… 遊行隊伍宛若一九二○年代名人堂,穿著長袍、紮著辮子的男女知青共襄盛舉,這是文化街屋「小藝埕」的書店主辦的「夢遊1920s」變裝遊行活動,喚醒了大稻埕一九二○年代的記憶。「小藝埕」是由周奕成夫婦與理念相同的創業團隊合作經營的文化街屋,也是他們構想中的文化聚落「大藝埕」的起點。

周奕成曾為學運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前民進黨青年部及文宣部主任,也曾創立第三社會黨。在第三社會黨的活動告一個段落後,二○○八年轉而投入文創產業,與陶藝家蕭立應推出「台客藍」陶藝品牌。之後,周奕成夫婦租下位於永樂市場對面、原為李氏家族所有的百年建築,並與他們在臺北藝術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結識的創業團隊共同創業,二○一一年「小藝埕」在此誕生,現在不遠處已有第二棟文化街屋「民藝埕」的出現。

「小藝埕」的名稱來自「大稻埕上賣小藝」,而一九二○年代是「小藝埕」的核心精神。為什麼在大稻埕?又為什麼是一九二○?在大稻埕,可以看見巴洛克式、日式、閩式建築,或許有人會問台灣本土文化到底在哪?一九二○年代是個很特別時間點,不只是大稻埕的商業鼎盛,世界上還同時發生著許多事,西方的革新思潮在亞洲流行,如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產生,以及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不論是西方、中國、日本,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後發展出新的特色,就是當時台灣的本土文化,也是「小藝埕」想延續的一九二○年代的概念。

「小藝埕」位於永樂市場正對面的巷子內,一樓是書店「Bookstore 1920s」,擺放的書籍與原創產品都與一九二○年代的精神有關;書店的隔壁是「印花樂」,溫馨的氛圍搭配精美的布藝設計品;一樓的一隅是「北藝風概念店」,由北藝大「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所設計的文創商店,是年輕藝術工作者發表創意設計品的平台;二樓是爐鍋咖啡;三樓是舉辦講座與藝文活動的「思劇場」。

除了文創產品,「小藝埕」還想傳達公共空間的概念。公共空間絕非只是民眾可以自由來去的公共場所,許多民眾誤以為公共空間一定是非營利空間,其實不然,無關營利與非營利,如同十八世紀西方的小酒館、咖啡廳、沙龍等,雖屬私人經營,但其中知識無阻的交流、文學的對話、藝術的萌發,使這些空間產生了真正「公共」的價值。

周奕成的太太林曉雯表示,現今許多非營利的開放空間,或許因資金不足,沒有特定的人管理,最後淪為蚊子館,他們認為「小藝埕」不應只是做為一個展演或販售文創產品的空間,還必須具備使民眾願意並且想要踏進這空間的親民感。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小藝埕」提供了一個文化與藝術交流的空間,創立一年多以來,時常舉辦新書發表會與文化講座,讓民眾在裡面感受歷史、看見文化、交換文學與藝術思想,並融入大稻埕的在地文化,實踐「公共」的意義。

二○一二年的大稻埕,仍然充滿台灣傳統產業的生機,布莊、茶行、中藥行林立,年貨大街的稱號家喻戶曉。不同的是,有了「小藝埕」與「民藝埕」的點綴,未來還會有第三棟、第四棟文化街屋的出現,形成周奕成夫婦構想的文化聚落「大藝埕」,促成文藝復興,進而再推新文化運動。

延伸閱讀:

大稻埕變大藝埕 打造台灣第三次新文化運動場景

大稻埕的消失與重生

「第三次新文化運動」號角響 大稻埕的消失與重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