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壓緊了傷口,為什麼血還在流?
我們知道新聞的標題以及首段文字,幾乎就是通篇文章的精要,也通常是後續焦點延燒的方向,然而,當所有媒體都將焦點鎖定在『自行車騎士必須自己配戴安全帽』時,誰來告訴我們『道路的不良規劃與並排停車的取締鬆懈才是真正的危險來源』?
(2006.10.21寫於無名小站)
『騎自行車不戴安全帽 每年上百騎士枉送命』
這是今天MSN新聞的標題。然而這個問題早在半年前就已經討論過了。以下是各家媒體報導首段的摘錄。
『研究發現,國內每年有三千七百人騎自行車受傷,其中多數為青少年和老年人,近八成是被汽、機車撞倒。專家呼籲,自行車騎士應戴安全帽。』
--引自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便民服務>交通新聞摘要
『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每年騎自行車受傷的人數高達3700人,死亡人數更超過百人,近八成是被汽、機車撞倒,而交叉路口是騎自行車受傷或死亡最危險的地區。且受傷者多是兒童及青少年。專家呼籲,自行車騎士最好也要戴上安全帽。』
--引自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報導指出,根據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每年騎自行車受傷的人數高達3,700人,死亡人數更超過百人,近八成是被汽、機車撞倒,而交叉路口是騎自行車受傷或死亡最危險的地區。且受傷者多是兒童及青少年。專家呼籲,自行車騎士一定要戴上安全帽。』
--引自單車誌線上電子報
『你會騎自行車嗎?是否曾經因為騎自行車而受過傷?根據研究發現,國人在騎自行車時最容易發生受傷與死亡的危險地區是交叉路口;所以,專家建議,騎自行車時應該要戴安全帽、穿護具,以及在危險的路口時,可千萬不要只靠紅綠燈,最好還是要再看一下是否有來車,才能儘量避免傷害。』
--引自中華醫藥網
以上報導告訴我們,騎自行車的人必須戴上安全帽,才不會在受車輛撞擊時頭部外傷。
然而,邱弘毅教授所強調的,『自行車專用道未妥善設置之前,不贊成推動學童騎自行車上學』的真正重點,卻沒有焦點報導,最多只在文中輕輕帶過。
我們知道新聞的標題以及首段文字,幾乎就是通篇文章的精要,也通常是後續焦點延燒的方向,然而,當所有媒體都將焦點鎖定在『自行車騎士必須自己配戴安全帽』時,誰來告訴我們『道路的不良規劃與並排停車的取締鬆懈才是真正的危險來源』?
針對個人忍受的訊息一再被複製、釋出,針對環境改革的訊息繼續被忽略,莫怪乎小市民的隱形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政府的皮球踢的愈來愈靈巧。
這種現象留給我兩個疑問:
1.難道新聞記者通通看不到重點?
2.交通部永遠不會選擇稍微『對一點』的配套措施來做,只因為『貴了一點』?
然後還有一個問題是留給關心這個問題的大家的:
妳/你會選以下哪一項?
a. 花錢給自己的孩子買一頂安全帽
b. 捐100元請施明德順便要交通部進行路權平等的道路規劃
c. 兩者皆要
d. 安全帽撞壞了再買一頂新的,繼續忍受這一切
讓我們再回憶一下今天MSN新聞的標題:『騎自行車不戴安全帽 每年上百騎士枉送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