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加拿大2個世界第一: 每支紙菸印警語且25年前菸盒就有警示圖文

2025/04/06 11:00
114次瀏覽 ・ 7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加拿大2個世界第一: 每支紙菸印警語且25年前菸盒就有警示圖文

澳洲2025年4月1日同步執行「每一支菸都要印上健康警語」及「每一包菸都印幾乎滿版的全新警示圖文」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但事實上,全球首創「每一支菸都要印警語」的是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自去(2024)年4月30日起,規定菸草公司必須在單支紙菸(進口或在加拿大境內生產製造)印上醒目的警語,警語共有六則,規定必須平均地出現在包裝內的每一支紙菸上,且每支紙菸的警語需同時出現英語和法語,違者最高可處50萬美元(新台幣1,550萬元)的罰款,或不超過兩年的監禁,違規情節重大或屢犯者可兩者併罰。(加拿大所有菸品包裝的健康警告: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services/smoking-tobacco/regulating-tobacco-vaping/tobacco/packaging-warnings/warnings-products.html)

加拿大政府不僅領先世界各國,率先要求菸商在每一支菸印上警語,早在2001年該國就是全球第一個執行菸品容器需覆蓋警示圖文的國家,2012年菸品容器警示圖文印製面積在提高為75%,2019年起更實施菸品容器素面包裝(底色皆為土綠色)政策。

照片

【圖片來自加拿大衛生部】為提醒吸菸者戒菸與預防年輕人吸菸,加拿大成為第一個規定菸商必須在每一支紙菸的濾嘴上印製警語的國家。

加拿大政府規定印在所有紙菸的警語共有六則,內容涵蓋吸菸可能帶來的各種健康風險,例如有毒、癌症、器官損害、陽痿等等,這六則警語須平均、清楚的印製在菸盒內每一支菸的濾嘴上,且每一則警語需以英文及法文兩種官方文字同時呈現:

1. 每一口菸都有毒 Poison in every puff
2. 吸菸損害你的器官Cigarettes damage your organs
3. 吸菸致癌 Cigarettes cause cancer
4. 二手菸危害兒童 Tobacco smoke harms children
5. 吸菸導致陽痿Cigarettes cause impotence
6. 吸菸導致白血病Cigarettes cause leukemia

照片

(圖片來自加拿大衛生部)

根據加拿大衛生部提出的資料,2024年4月30日起, 每一支大尺寸的紙菸(佔菸市場近七成)必須印上警語,但提供三個月(直至7月31日止)寬限期,讓零售商清理舊有庫存〪而相對小型的標準紙菸(長度約7公分)及加熱菸菸草柱與小雪茄等相對小型的捲菸,2025年1月31日起都要印上警語,零售商的寬限期維持是三個月,必須在4月30日前遵守〪

所有紙菸上印製的警語將每兩年更換一次,目的在於保持這些警語的「具有影響力、引人注目和令人難忘」每一支的紙菸、菸草柱與小雪茄上都有「令人難忘的警語」。

加拿大2023年修訂的「菸品包裝管理法」【註1】,相關重點規範如下:

一、每根菸的警語都需英、法雙語:有六款警語被規定需輪流印製於底色白色的紙菸、菸草柱、雪茄濾嘴上。政府將每兩年更新並要求菸商替換警語內容

二、菸品包裝警示圖文須達菸品容器最大表面積的75%,同時採用素面包裝

  • 警示圖文須涵蓋菸品包裝正反面75%的面積,並包含加拿大戒菸熱線號碼與戒菸網站。
  • 菸品容器素面包裝,即除警示圖文外,所有菸盒只能是「土褐色-Pantone 448」,或是「暗灰色-Pantone Cool Gray 2」,不再有菸品品牌標誌,各品牌名稱呈現也只能是政府統一規定的字體、字級與顏色。

三、健康資訊的全新陳列位置
政府規定,所有菸品的正面包裝滑蓋上都需顯示與健康相關的信息,內容主要在傳達戒菸的好處與其相關諮詢服務。

四、毒性訊息
毒性資訊顯示在所有菸品包裝的側面。這些訊息主要描述二手菸、三手菸中有毒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

五、單一字體、字級與顏色
菸盒上的品牌名稱印製,需採用政府統一規定的字體、字級與顏色〪所有的菸品包裝,不會再有品牌標幟、色彩,或任何暗示或推銷性文字以凸顯品牌形象

加拿大癌症協會(CCS)指出,政府要求菸品容器印製大幅警示圖文及採用素面包裝政策,確實可減少菸品品牌的記憶點和忠誠度,加拿大政府進一步規定「每一支菸濾嘴上都有一句醒目警語」的創新作法,讓加拿大的菸害防制政策處於創新與領導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將再減少菸品消費量與進一步促成戒菸

「菸品容器印製大幅警示圖文及素面包裝」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十多年來的菸害防制主力政策之一,WHO亦強調「印製大幅警圖與採用素面包裝」除可提醒吸菸者吸菸危害,更能杜絕菸商在菸品容器上使用色彩、圖案設計,藉以塑造其品牌形象及進行品牌廣告,是直接促成老菸槍戒菸及預防青少年吸菸的積極策略。

董氏基金會等173個團體籌組的「台灣拒菸聯盟」推動「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再修法」,歷經了16年後,終於在112年完成《菸害防制法》修法,但結果僅將印製菸品容器警示圖文面積從過去的35%(全球倒數第4名)「進步」至現行的50%(全球倒數第16名),而且「素面包裝」政策也未被採用,顯然台灣府對於「要求菸商」的菸害防制策略,仍落後國際一大截。

加拿大菸害防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2001年加拿大成為全球第一個印製菸品容器警示圖文的國家,2019年加拿大成為全球第13個執行菸品容器素面包裝的國家,2025年的今天,在加拿大境內吸食的每一支捲菸,都會看到清楚的警語與其健康危害,不僅讓吸菸者無法再視而不見,同時也全面提升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菸害的認識。

從菸害防制的觀點-台灣政府的健康政策未與國際接軌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是WHO對全球菸害防制的最基礎建議,但從過去台灣的菸害防制修法經驗,顯然政府錯把FCTC當遙不可及的高標!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提出「健康台灣」願景,但沒有能制衡菸商的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請政府遵循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達成WHO對全球菸害防制的最基礎建議,以更積極落實的菸害防制政策幫助吸菸者及早戒菸、確實預防年輕人加入吸菸與使用任何形式菸品的行列。

審稿: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全峰
作者: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 林清麗

【相關】
在加拿大,每一支菸都有警語https://vancouver.citynews.ca/2024/04/29/warnings-on-cigarettes-canada/
法規連結:https://reurl.cc/QRb9g0

【註1】
《加拿大菸品外觀、包裝和標籤法規》 TPAPLR (Tobacco Products Appearance, Packaging and Labelling Regulations) 於2023年整合了《菸草產品條例》和《菸草產品資訊條例》,統一管轄所有菸品外觀、包裝和標籤,同時更加嚴格規範了零售市場上所有菸草產品的健康相關資訊標籤。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