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永吉小屋迎百年,AI與機器人齊聚回顧農業發展里程碑
見證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磯永吉小屋,於3月15日迎來落成百週年。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磯永吉學會、臺大農場及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攜手舉辦紀念活動,透過歷史展覽、數位導覽、機器人互動體驗等多元方式,回顧磯博士對臺灣農業的影響,並探索科技如何為農業教育帶來嶄新契機。
活動開場,機器人「阿蓬」與「阿萊」登場,以活潑語調帶領現場觀眾為磯小屋獻上生日祝福,為活動增添科技感與趣味性。這兩台機器人由臺大生傳系岳修平教授及其團隊研發,負責導覽展區、介紹歷史背景,並透過幽默對話提升互動體驗。設計團隊成員林廣琦表示:「要讓機器人自然地說故事並與觀眾互動,是這次設計的最大挑戰,希望透過科技讓歷史更貼近大眾。」
展覽內容則由農藝學系蔡育彰教授與學生團隊策劃,展區涵蓋「小屋建築與古典儀器」、「米的故事」、「種稻科技」及「磯永吉博士與末永仁專區」。除了靜態展品,活動亦運用AI技術還原歷史影像,將磯永吉博士的黑白照片轉為彩色,透過數位技術讓百年農業歷史更加生動可感。
活動最受矚目的環節,是機器人帶領觀眾合唱磯小屋寮歌。當旋律響起,「阿蓬」與「阿萊」隨著節奏擺動,觀眾紛紛拿起手機拍攝,氣氛溫馨而感動。這首寮歌承載著農業學者的學習與成長記憶,經由機器人的演繹,歷史與科技相互交織,讓百年傳承更具時代意義。
未來,磯小屋將啟動修繕工程,並計畫導入更多數位導覽技術,使其轉型為常設展覽與農業教育基地。透過這場結合歷史、科技與教育的紀念活動,磯永吉博士的科研精神不再停留於靜態史料,而是透過創新技術,延續至未來的農業發展與文化傳承。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