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價格調整引關注 藥師:選購常備藥品應留意成分
華岡融媒體記者/曾馨瑩報導
近期,知名感冒止痛藥藥宣布調漲9至20元。專品藥局藥師陳維邦指出,藥品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原物料成本、品牌策略及財務考量等。此外,在疫情與流感季節,民眾對常備藥品的需求增加,如何選購合適的感冒藥與止痛藥成為關鍵。陳維邦建議,消費者應注意藥品成分與自身體質,並諮詢專業藥師,以確保用藥安全。
在藥廠宣布漲價後,許多消費者會關心是否會有更多藥品跟進調整價格。陳維邦表示,藥品價格變動可能與製藥公司策略有關。例如,藥廠進行財務調整及原物料成本變動、行銷費用投入等因素,也可能影響售價。

▲市售的感冒藥物種類多元,可依自行需求進行挑選。攝 | 曾馨瑩
此外,在疫情與流感高峰期,家庭藥品的準備至關重要。陳維邦建議,民眾可在家中備齊綜合感冒藥、止痛退燒藥及消炎止痛藥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消炎止痛藥與一般止痛退燒藥在作用上有所不同:前者通常具有抗炎效果,適用於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後者則主要用於減輕疼痛和退燒。因此,應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當的藥物。
陳維邦說明,雖然民眾選擇藥品時通常會優先選擇品牌藥,但也有其他相同成分的替代藥品可供選擇。過於執著於品牌,可能會忽略成分在某些症狀下的適用性,無法對症下藥。例如,若有其他症狀出現,則可能需要去選擇其他更合適的藥品使用。此外,選購感冒藥時,應多留意配方是否涵蓋所有常見症狀,如鼻塞、流鼻水與止咳等的綜合感冒藥,以提升用藥效果。
▲市售止痛藥常用主要成分為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及布洛芬(Ibuprofen)等,如果沒有品牌迷思,可由經藥師指示購買對應的指示藥品。攝 | 曾馨瑩
在用藥安全方面,有些民眾會自行上網購藥,陳維邦提醒,應仔細確認來源的可信度。例如,醫院或學術期刊等機構提供的資訊通常較可靠,而某些個人專欄或未經驗證的網站可能包含錯誤或誤導資訊。
當然,如果不確定藥品的適用性,最好的方式還是向藥師諮詢,尤其是有藥物過敏史的民眾,務必事先告知藥師,以免誤用導致不良反應。陳維邦表示,藥局藥師的專業建議能幫助消費者選擇最適合的藥品,避免不必要的風險。至於在藥品選購與使用上,消費者不僅要關心價格變動,更應注重安全性與適用性。陳維邦強調,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並諮詢專業人士,是確保健康的關鍵。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