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國醫節桃市圖總館加碼養生特別場
317國醫節身心安好健康活
桃市圖總館加碼養生特別場

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與養泉公益基金會合作於2樓藝術廊道舉辦「24節氣身心安好健康活」聯展,並於3月17日抽出看展獎勵、舉辦特別場保健講座,邀請中西醫師劉禮維主講春季養生保健,在冷氣團來襲的低溫下,現場仍座無虛席、聽眾滿載而歸。
每年3月17日是中醫界意義非凡的「國醫節」,紀念1929年中醫師反抗當時國民政府衛生部法令限制中醫藥開業登記,也不准設立學校或出版,數千年中醫文化面臨存廢之爭,終在全國民意支持下爭取保留中醫醫療系統延續至今。本次「24節氣身心安好健康活」系列以國醫節特別場講座圓滿收場,讓社區居民在看展及參與講座獲取保健知識的同時、也記得317國醫節是前人努力保存中醫千年智慧結晶的成果;再從看展問卷名單抽出12個名額,贈送紫雲膏、紫黃膏、苦參膏三種常用漢方藥膏隨機取一。

主講人劉禮維副院長本身是中西醫師、在內科調理和傷科整治都相當有經驗,講座中提到中醫能治療許多現代文明產生的疑難雜症,並協助主流醫學進行中西醫聯合診治、為病患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劉醫師說明春季的節氣多跟「雨」有關,自二月初春陰雨綿綿、春雷乍響的春雨、至春末轉變迎來降雨集中的梅雨,其中甚至節氣『雨水』、『穀雨』直接以此天候命名。降雨不斷意味著春季濕氣甚重,加上延續冬末的寒氣,人們應透過泡湯足浴、適度運動及後頸保暖維持體溫護陽氣、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排濕,可減少腸胃不適、過敏性鼻炎及流感的發生率。藥膳調理如補血的四物湯、利濕的四神湯也適合當季養生提升免疫,然而若身體真有不適建議去看中醫提早治療減少病程發作。


桃園市立圖書館謝雪君秘書表示展覽與講座內容極為生活化,不僅來館民眾、全館同仁也因此學到諸多養生技巧如四時養生藥膳配方;養泉健康網絡董事長蔡淑貞強調中醫以「治未病」精神面對2025超高齡社會,「24節氣身心安好健康活」將從桃園展開全台巡迴,三月23日自桃市圖總館閉展,之後移往位於台中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持續展出,預計於4月節氣清明開展,推出看展填問卷抽獎、防蚊包快閃手作坊、四時節氣養生小書DIY等系列活動,從氣候概要、養生建議以及時令飲食等表述,以深入淺出易懂圖文,協助大眾從生活中建立保健習慣,一起身心安好健康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