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店子書店以書換書 在客庄老屋傳承文化
![](https://www.peopo.org/files/public/video/thumbnail/u296/thumbnail_3010600_1.jpg)
【記者李晏綾、高瑋衫/新竹縣關西鎮報導】位於新竹縣關西老街上的石店子69有機書店,是由百年老屋重新裝潢,書店裡裡外外皆透露著古色古香的氣息,推開書店老舊的木門,吱嘎作響的聲音,彷彿爭相向來客訴說這裡的故事。再往裡走,門口擺放著同樣充滿歲月痕跡的笨重電視機和木馬搖椅,簡樸的地板與牆面承載了無數來客的回憶。
空間中瀰漫著淡淡的樟腦味,書架和四周成堆的書本隨意排列,角落擺放了小巧的玩具,房樑上則掛著繽紛的花布燈籠,處處都散發出懷舊、智慧與純真的風情。這裡的一切像是按了慢速鍵那般,時間彷若慢了下來。一樓作為書店,二樓是一個小閣樓,做為民宿使用,偶爾也會有背包客到此留宿一晚。書店由老闆盧文鈞及店長徐紫珉共同經營,除了提供讀者閱讀的空間,也致力向大家展現台灣客家文化的魅力。
十年前,盧文鈞因自身職業為企業顧問的關係,為附近茶廠做企業問診,在因緣際會下遇見了這間荒廢的老屋, 當時正好盧文鈞在尋找適合的地點做為自己的工作室,評估過後,最終決定以這裡作為石店子書店的起點。
關西老街並不向大家普遍認識的老街那般熱鬧,相較而言較為安靜、悠閒,沒有太多的商販或者熱鬧的小吃攤。規模不大,不像其他老街那樣聚集了大量的遊客,但卻也成就了其保留了自然純樸的獨特魅力。
書店叫做石店子69有機書店,所謂「石店子」是古地名,在客家話中有顛簸的意思,因沿著街道往下走便會遇到一段陡坡,由此得名;「69」取自於門牌號碼;而「有機書店」則是盧文鈞先生的初心:希望書店是一顆種子,在來客心中種下,期盼他們能夠散播閱讀的理念給更多的人。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一做就是十年,這十年的時間,老闆邊走邊試錯,試圖尋找最適合的經營方式。讓更多的人認識客家文化及文字之妙。
書店背後的初心與努力
這間書店的獨特之處,在於採取「以書換書」的經營模式。盧文鈞強調,開書店的初心並非為了營利,而是希望能夠與更多人分享書籍,讓紙本書籍再次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
書店不設限閱讀主題,各種類型的書應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所謂以書換書機制是指,書客可以帶來自己的書,與書店的書進行交換,因為盧文鈞認為,看完的書與其讓它躺在書架上,不如拿出來與大家交換,成為正向的循環,如此不僅能增加書籍流動性,也鼓勵讀者將自己喜愛的書籍與他人分享,從而大大拓展書籍的影響力。盧文鈞提到,書店有一位60多歲的奶奶是店裡的常客,特別的是,奶奶閱讀的類型是各樣的小說,大約1個月便會看到奶奶來到書店,將上一本看完的小說帶來,再換下一本小說走。
至於書籍主題的選擇,他表示保持開放態度,認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書籍,只要是文字,就值得被品味和咀嚼,唯有教科用書比較不收,但有些保存狀態良好的,也會整理起來擺放到書區。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盧文鈞每週都會拍攝影片介紹推薦書籍,起初透過直播,後來轉為YouTube影片分享,至今累積百餘本推薦書。像是最新的《流寇與創新者》,作者林宜敬是一名軟體工程師,老闆說到,書中用詞幽默簡單,介紹了針對數位時代趨勢、社會脈動、業界發展及自身故事的看法。書店內還設置了專區展示這些書籍,供讀者選讀。
一進書店,映入眼簾的是近千本書籍堆疊成的「書山」,幾乎所有書籍都可以讓書客攜帶自己的書來交換,只有少數幾本書是標明售價的。這些書籍大多來自老闆認為內容值得推薦的書籍,或是他自己所出版的作品。
老闆曾經自行編輯、印刷出版過四本書,其中兩本是系列書籍,名字叫做《把書店開進偏鄉》,分為一、二輯,第一輯介紹了石店子69有機書店的創立歷程及其理念,第二輯則分享了自2014年創立至2023年,老闆授權他人複製經營模式,開設的全台第17家加盟店的故事。
除此之外,老闆還寫了一本環島經驗分享的書,內容是在環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注意事項,當中也記錄他女兒第一次挑戰環島的故事,宗旨在希望傳達鼓勵大家勇敢踏出舒適圈,去挑戰自己認為困難、辦不到的事情,因為許多事情去做之後,就會發現你比自己以為的還要強大。
還有一本攝影作品集,裡面有詩情畫意的詩詞介紹這個純樸的小鎮,也有老闆親手執筆寫下關西的種種,更有模特兒穿著古色古香的服裝,在關西老街的各個角落,留下一張又一張彷彿穿越時空的作品,透過這些作品,使讀者可以更加瞭解過去關西的文化故事。
書店之路 文化適應與創業挑戰
身為閩南人,盧文鈞初到客家庄時,面對了文化習俗差異的挑戰,以及需要快速適應新的環境與社會。但經過一段時間,也成功和鄰居漸漸熟絡起來。目前盧文鈞已經辭去了顧問的工作。近年來他參與了牛欄河文創活動,幫助當地的手藝人將原本高品質但略顯樸素的產品,透過精緻包裝和宣傳,提升銷量,店內也有販售相關商品,這個計畫現在已經推展至全台灣。
然而雖這間書店並非以營利為主,但為了維持書店的基本營運,除了販售盧文鈞自行編輯的四本書籍外,盧文鈞也相當惜才,在書店內也同時販售一些獨立創作者的書籍,希望支持他們的作品,亦或者少量的老闆選書,其餘店內的二手書皆沒有明碼標價,但書店也希望,當你從書店拿走書時,無論幾本,可以在書店投下二十元硬幣,雖不是硬性規定,只是一小部分平衡花銷的方式。盧文鈞也將自己原本的企業顧問工作收入作為支撐。
同時也在店內販售牛欄河文創活動下的文創商品,內容物包括與小農合作的果乾、果醋、果茶,以及崇尚自然的牛耕米品牌,其推廣不施肥、不除草,讓作物自然生長,店內販售它所種植的稻米及冰棒、加工的稻殼環保筷。以及在書店二樓提供住宿服務等附加產業,來平衡書店的收支。
書店是由老闆盧文鈞與店長徐紫珉共同經營,徐紫珉是當地的客家人。她大學時在台北讀書,畢業後也留在大台北謀生,但由於高壓的工作環境,導致身體狀況開始亮起了紅燈。於是她決定回到家鄉,無意中在網上看到老闆招聘店長的訊息,便應徵並來到這裡工作,至今已經有八年之久。
店長負責書店的行政工作,特別的是,在書店工作過程中,有不少接待國外背包客的經驗。她記得最深刻的故事之一,是有位旅客曾在十月底來書店留宿,由於書店的老屋風格,這位旅客誤以為是萬聖節的裝飾,這個有趣的誤會令她至今難忘。
書店之外 客家文化與傳承
盧文鈞除了推廣文字外,也致力於客家文化的推廣,無論是房樑上高掛的花布燈籠,亦或者書店裡外隨處可見的客家文化活動海報、故事介紹,牆上貼了許多介紹過去的關西老街是如何繁華,以及客家傳統美食「粿」的相片。也將這些透過舉辦小旅行的方式,帶入遊客的生活中。
所謂小旅行活動是石店子69有機書店串聯當地店家所舉辦的活動,活動內容主要是在在介紹客家傳統文化或技藝的故事,除了聽故事外,同時也讓遊客體驗參與製作,讓遊客更有參與感,增加趣味性及知識性。
例如,他最近積極推廣的客家粄食文化,也就是客家的傳統美食「粄」,是將糯米磨成漿後,壓在石板上擠出水分,再蒸熟而製成的獨特口感美食。盧文鈞與當地的手藝人合作,邀請遊客品嘗粄食文化的傳統美食,同時也介紹其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書店也每年約5月開始,定期每2個月左右,持續舉辦3至4場的山歌演出活動,其中一場會固定在關西小鎮表演,或許在書店內,或許在關西太和宮、錦泰茶廠、關西就分駐所、關西第一停車場演出。其餘則會跨縣市進行演出,曾經走訪新竹、桃園、高雄、屏東等地。表演者一開始是聚集社區的民眾,後來也嘗試讓觀眾加入等等
這類活動不僅讓遊客切身體會傳統文化,也加深了他們對這片土地獨特文化的理解,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到客家的特殊文化。
守護文字 傳承文化
在2023年暑假,書店與中華全球華人產業發展學會合作,徵集暑期返鄉結合大學生,來到書店內舉辦關西讀旅行動,讀旅計畫是希望大學生離開大都市,走進小鎮的書店,帶動地方孩童發展。主要作為是陪伴小朋友寫作業、帶他們閱讀書籍,接觸文字,也介紹關西的文化,像是關西有名的仙草,大學生便準備了仙草和一些配料,讓小朋友製作自己的仙草碗,同時向他們介紹仙草的故事,邊玩邊學習,也能更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特色。訪問到參與活動的郭同學,她提到,這次活動是第一屆,未來是否會繼續舉辦尚未可知,然而這段旅程讓她自己最大的收穫在於,自己也透過這個暑假累積了許多閱讀經驗。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對姐妹,剛來到書店時很安靜,不愛講話,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也漸漸敞開心房,甚至說她們想要每天都來書店,這也讓她感到很難忘。
書店的裡裡外外有許多古色古香的裝飾,門口大大的老舊電視、小小的木偶小馬搖椅、富有年代感的窗框門樑、門口的兩顆包上代表客家文化的花布燈籠、桌上的小陀螺、冰櫃中的枝仔冰等等,都彷彿帶著書客回到過去,水泥地板和牆面甚至是門樑上皆充滿了粉筆痕跡。
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是老闆準備給來店中卻沒有看書的小朋友準備的畫布,後來也被遊客當作一種紀念自己到此一遊的方式。這些精心設計的元素,使石店子69有機書店不在只是一個看書的場所,更是一個推廣文化的空間。石店子69有機書店不僅在這個數位化,以快速、新穎為目標的時代中,守護了紙本書文字的溫度,也持續的傳承了客家的傳統文化,使這間老屋成為文化的傳承的小基地。
盧文鈞的書店透過授權他人複製經營模式,開設加盟店,已在全台各縣市開設了26間分店,並計劃在年底開設第27間。說是加盟店,但盧文鈞認為開書店不是為了賺錢,只是想推廣文字及文化,因此並沒有收取加盟的費用。所謂加盟,是指複製了「有機書店」這個理念,將書店開設在相對較沒落的地方,希望書店是一顆種子,讓更多人接觸到文字,對於加盟店並不會加以干涉,它們皆可以保有自己的經營模式,但書店的但空間內一定會設有以書換書的區域,例如位在南屯的分店干城194有機書店,除了以書換書計畫之外,也提供代寄明信片的服務,推廣手寫溫度。
這27間書店不定期會舉辦活動,像是2024年有四間書店分別是關西、獅潭、杉林、萬巒,共同舉辦了有機書店走讀活動,走訪各城市角落,認識當地背景故事;以及舉辦線上文學營的講座,講座活動主要是在介紹新詩、散文、小說、電影和鄉土文學,邀請多位講師分享其創作理念與經驗。未來,他的目標是將有機書店這個以書換書的想法,拓展至全台100間,讓更多台灣民眾可以接觸書籍的魅力,並享受閱讀的樂趣。
↑ 書店內藏書主題不設限,除文藝類書籍外,也供兒童探索故事世界的角落,讓石店子69有機書店成為跨越年齡界線的閱讀樂園。攝影/高瑋衫
↑ 盧文鈞希望石店子69有機書店可以發展成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友誼空間,特別提供粉筆給孩童,讓書店地面成為他們自由創作的舞台。照片提供/石店子69書店
↑ 隨著時間演變,遊客在此停留時也會用粉筆在牆面書寫、作畫留下痕跡,讓書店成為一個承載著參觀者故事與情感的心靈驛站。攝影/高瑋衫
採訪側記:
空氣中淡淡的樟腦味,吱嘎作響的木門,門口的笨重電視機、木馬搖椅,門樑上的花布燈籠以及店內堆疊的書本,處處皆充滿懷舊與純真的氣息,時間彷彿在這裡放慢了腳步。老闆及店長還有老街上攤販的熱情親切,讓人感受到從都市中抽離出的溫暖人情,散發著一股慢活、舒適的氛圍。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