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這台玩具車,都會想起孩子生日那會兒,面對期待已久的、車身上有閃電標誌的紅色小跑車,笑得是多麼開心呀!還有那台藍色的金龜車,是在孩子上小學時買給他的;還有還有,那台黃色的、黑色的、銀灰色的……它們都是回憶呀!怎麼可以丟呢?而且以後留下來,可以再給孫子玩耶!一定會用得上啦!......」
您是否身邊也有對於物品有強烈囤積習慣的人呢?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中都有這麼一位親人總是捨不得扔東西,喜歡把東西都留下來、堆積起來,最後甚至似乎丟都丟不掉。臺南「張老師」提醒您,「捨不得丟」別以為是念舊,儲物症是一種強迫行為和疾病。2013 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已正式將儲物症列為獨立的精神疾病。
大多數時候,人們看到堆積成山的物品往往會將其與垃圾、髒亂不堪、雜亂無章等等較為負面的詞彙聯想在一起,以致於一股腦地想要直接全部丟掉。但囤物症未必就是髒亂,東西堆放一堆也未必就是囤物症,臨床上有許多囤物症患者物品是擺放相當整齊的,也有東西擺放相當多卻非為囤物症。
臺南「張老師」提出三項囤物症的核心指標供您進行初步判斷:
一、 囤積行為是來自於自己覺得需要收藏,若丟棄了囤積物,則會感到難捨難分的痛苦。
二、起居空間因為囤積物變得凌亂不堪、動線受阻,影響到生活品質。
三、囤積的習慣影響到了自身家庭關係、人際交往、工作等其他範疇的發展。
「張老師」指出,各年齡層都可能遇到囤物成癮這個問題。它的病程是慢性的,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持續惡化,好發族群集中在55歲以上,其中以女性占多數。形成的因素繁多,包括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對未來生活的不安,甚至會有分離焦慮的情況,也可能是不自覺中以購物的方式安撫自己憂鬱、焦慮情緒的出口,或是本身就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障礙而未察覺。這些原因也可能環環相扣彼此影響著。根據估計,全球有2%~6%的人口罹患儲物症,若以台灣2300萬人口計算,推估約有46萬~138萬人受到囤物症的影響。
囤物症其實很常見。細想想,一個隨時隨地在堆積的人究竟是抱持著怎麼樣的心情呢? 看似是念舊,實際上是執著著沉溺在那個讓他們感到幸福的過去不肯離開,而且是必須靠著這一個物品的「存在」,才能夠讓他們感到安全感。且不論囤物者本身是否想踏上「斷、捨、離」的道路,「張老師」相信親友應尊重或試著去理解囤物者的心情及想法,以鼓勵的方式取代負面或偏激的言詞或行為,例如嚴厲的糾正或試圖強制丟棄物品等。同時,應該鼓勵對方多多參與戶外活動,結交新朋友,並常與老朋友聯繫,藉由人際關係聯繫,也能減少不安全感。關心與了解他們,也許才是改變的開始。
面對囤物者,首先可以試著同理對方,了解對方囤積物品行為背後是想表達什麼?或是意謂著什麼?囤物症是可以被治癒的,但是必須是家人攜手一起面對,請記得,當您情緒難以釋懷,壓力如海浪般席捲而來,負面情緒又揮之不去的時候,1980(依舊幫您)臺南「張老師」中心免費輔導專線分機42,「張老師」與您同在、陪伴您並且協助您。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