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樂趣同場運動,年輕裁判的崛起¬--汪辰龢

嵌入:
文字-A A +A

健康與樂趣同場運動,年輕裁判的崛起­--汪辰龢

2024/5/15 記者:譚秀次、歐陽葵、陳芝瑩

 

2023亞瑟士排球錦標賽裁判合照(圖/右一)               圖/汪辰龢提供

 

在排球賽場上,裁判的哨音是比賽公正性的守護者。一位年僅26歲的國家B級裁判汪辰龢。從接觸排球領域第一天起,證明了年輕並不是成為頂尖裁判的障礙。汪辰龢的成長之路,是所有熱愛排球且熱愛運動的年輕人們鼓舞與榜樣的故事。這位裁判的故事,反映了台灣排球運動的發展現況和挑戰,不僅要面對賽場上的壓力,還要克服排球屆體制內的種種限制,讓大家了解排球這項運動對於身體健康的好處。

 

汪辰龢的排球經歷

2019年北教盃擊球者為汪辰龢                     圖/汪辰龢提供

 

出身於排球校隊的汪辰龢,大學畢業仍然不放棄自己熱愛的排球運動,轉換為裁判站在賽場上,汪辰龢笑說:曾經有想過放棄,在這個賽場上退休,後來發現實在太好玩,打出了新高度,決定繼續留在排球場上。以汪辰龢的述說可證明這項運動並不是枯燥乏味,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能站在不同角度看待排球。

 

根據中華民國排球協會表示,制度有明確的規則和程式,由專業的裁判員執行,裁判分為A、B、C三個等級,汪辰龢考取C級裁判一年,成功晉升為B級裁判,汪辰龢說:不管在哪個級別都是在學習,級別越高責任越重,在賽場中判決的結果要符合該級別的水準,擔任B級裁判也是受到某種程度上的肯定。

 

 

推廣排球運動

班際排球比賽(背號13號為汪辰龢)         圖/汪辰龢提供

 

根據東吳大學體育室表示,排球是一項結合了籃球、網球、棒球、手球元素的運動。1900年代初期,排球協會成立組織和推廣提供更多支持,此運動在美國迅速崛起,成為一項備受青睞的體育活動,隨著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等媒體技術的發展,排球的推廣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隨著大眾對於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運動,根據迪卡儂運動誌表示,排球是一項有趣且不會有直接肢體接觸的運動,能享受排球帶來的樂趣及技巧、鍛鍊全身肌肉、保持平衡,可從中釋放壓力增進親朋好友的感情。

 

 

 

 

排球在台灣的趨勢

112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汪辰龢)               圖/陳芝瑩拍攝

 

永信杯全國排球錦標賽,是台灣的一項綜合性排球賽事,與和家盃、華宗盃及北港媽祖盃並稱為「台灣排球界傳統四大盃賽」,這四大盃賽皆有固定的參賽地點及特別的傳承宗旨。

 

作為裁判身份且曾是選手身份的汪辰龢表示,排球推廣在臺灣是有一定難度,不是太熱門的運動、上手有難度、人數要求上難以隨興、場地需求也頗高,除了從國小國中開始練球隊的體育生、排球員以外,大部分真正開始對排球有興趣是從大學系隊開始,然而,推廣不單單只是從教育層面,辦活動、比賽以及電視電影方面,更能在生活當中平凡的接觸。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4.06.12

小周

加入時間: 2024.06.12
2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健康與樂趣同場運動,年輕裁判的崛起¬--汪辰龢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51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51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