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出凝聚力-引領社區共享熱情與團結 淡水社區足球推廣者-陳志成

嵌入:
文字-A A +A

真理大學運動管理學系陳志成主任兼聖多明哥盃理事長,聖多明哥盃在淡水區已經舉辦七屆,最初舉辦此比賽的初衷是想提升淡水區的運動環境以及回饋社區提升社區凝聚力,同時也幫助了淡水區當地的竹圍高中成立足球隊以及竹圍高中附屬國中成立足球隊,輔導了許多優秀的選手投入高中來賽的賽場來刺激高中聯賽生態,讓許多沒地方進行足球運動的小朋友以及青少有管道可以踢球。

陳志成聖多明哥盃理事長 攝:周守騏

 

 

 

 

 

不是足球本科 卻願意投入推廣淡水社區足球

  今年52歲的陳志成主任的教學經歷豐富在真理大學擔任排球隊教練,以及在棒球相關教學與研究都有建樹,如以德爾菲法建構國中棒球運動投手選才關鍵指標之研究等等相關研究。對淡水社區足球發展有不少的貢獻,兒子與女兒也參與其中也踢出了不俗的表現在各自的聯賽大放異彩。

淡水足球協會拜訪真理大學 圖/取自淡水足球協會FB

 

因兒女喜歡足球 而推廣淡水社區足球

  志成主任透過推廣社區足球活動認識了許多朋友貴人,也因為認識這些貴人讓淡水足球能達到現在的規模,陳志成主任說:「會參與足球活動是因為兒女喜歡足球想要踢球但卻發現淡水區的足球是幾乎沒有發展的,在接觸足球11年間大約在7、8年開始投入推動足球活動。」也因為陳志成主任的努力教導自己的小孩,兒子和女兒在足球場上的成績也是非常優異,兒子在企業乙級聯賽打拼,女兒衝擊木蘭杯聯賽。

 

陳宇葳也和隊友在柏油上練習。(圖:顏如玉攝)

 

 

淡水社區足球場地難找

    場地一直以來就是社區運動發展的最大阻攔,志成主任說:「推動社區運動最難的地方就是找場地。」足球也不例外因台灣地形狹小寸土寸金導致台灣的場地不多全台灣各縣市統計下來的足球場數量11人制47、8人制9面(6面為11人制兼用)、5人制13面(1面為11人制兼用、4面八人制兼用、1面多功能場地兼用),可以發現台灣球場嚴重不足更不用說淡水地區的球場了。

台灣所有足球場地

 

 

 

 

 

 

與淡水區各級學校互助合作

  台灣發展運動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與各級學校合作,陳志成主任說:「很感謝各學校的幫助,雖然在正德國中只有兩年的時間卻也幫助我們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感謝正德國中白老師介紹竹圍高中讓我在那裡落地深根。」在正德國中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也讓志成主任可以透過正德國中下一個扎根地方,也讓竹圍高中再者兩年衝擊高中聯賽衝擊全國前八名,讓想踢足球的學生不用放棄學業又有場地可以踢球。

竹圍高中(國中部)足球隊/照片取自GoGoal 勁球網

 

 

 

 

 

 

 

多鼓勵選手讓選手更勇敢的踢球

  陳志成主任說:「小朋友是需要教的,但並不是用辱罵的方式,而是以鼓勵的方式來幫助小孩往好的方向發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台裔NBA球星林書豪的父母親,林書豪父母教養方式,他們會陪他一起打籃球、到球場看比賽,也常正向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夢想,用林書豪的例子希望讓教育者了解以鼓勵的方式來培養社區足球的選手,培養互相尊重及團結等正確的品德教育,並不是在選手犯錯時都以打罵的方式來讓選手成長。

 

林書豪的父母親關心林書豪,到現場幫林書豪加油

圖取自: 夯話題 板凳英雄林書豪-教育篇 冷靜爸爸與熱情媽媽

 

 

 

 

 

 

 

 

 

 

台灣足球運動缺乏關注度

  在台灣贏球才是國球這句話是台灣根深蒂固的一個想法,也在潛移默化中在國人的心中,陳志成主任說:「台灣的運動還停留在奧運四年開心一次拿一次金牌,然後呢?我們台運動最可惜的就是很難產業化。」中華男足在國際賽場上成績欠佳,台灣本土的半職業聯盟企業甲級足球聯賽自然不會受到關注,無法產業化也讓基層足球慢慢出現斷層,讓家長不願讓小孩投入基層足球運動,志成主任表示:「台灣足球其實只是差一個火花一個引爆點,如何讓這個引爆點出現是現在台灣足球的一個課題。」

[為悶壞的足球迷提供一個平台! 德媒誇台企甲聯賽- 新聞- Rti 中央廣播電臺]

場上球員熱血踢球現場觀眾卻寥寥無幾。圖/中央社

 

 

 

 

 

 

對台灣運動凝聚力的期許

在歐洲,有一個只有約30萬人口的國家就是冰島,冰島雖然人口稀少,地勢又處於寒帶,但在運動凝聚力方面絕對不輸其他人口數量龐大和地勢優越的國家,陳志成主任表示:「冰島人口只有30萬我們淡水人口也差不多30萬人口結構跟冰島差不多,但冰島能踢進世界盃,雖然第一場輸球,但場邊冰島的觀眾席卻像贏球那般歡呼的迎接自家球員。」志成主任覺得,要達到如此凝聚力的第一步就是鼓勵民眾多關注和參與社區運動比賽,提升社區運動比賽的凝聚力,久而久之台灣運動的凝聚力就會越來越強,讓場上運動的球員能更有信心地為國家拚戰。

世界盃冰島球迷球員一起歡呼加油/圖(Paul Gilham/Getty Images)

 

台灣現在不管任何運動都是覺得政府把什麼都給了才要去撿現成,推動的過程中其實也發現東西方的教育理念不同,沒有資源下外國人確實會去找資源想辦法找到資源,我們一直期待別人給想法,如何讓下一代有從無到有那種基礎,心中有那個種子發芽,之後讓未來有更多的創業大型企業政府,由此可知發展社區運動是條無止盡的道路,要如何跨出第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4.06.12

小周

加入時間: 2024.06.12
2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5:43

健康與樂趣同場運動,年輕裁判的崛起¬--汪辰龢

2024-06-19
瀏覽:
2,231
推:
0
回應:
0

踢出凝聚力-引領社區共享熱情與團結 淡水社區足球推廣者-陳志成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6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6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