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氣功文化的傳承者吳培協

文字-A A +A

真理大學 袁苡瑄/林心愉

 

 

老年慢性病的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不僅是90後的人,甚至00後都有可能會患上老人疾病,體力甚至不如老一輩!真理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氣功教練—吳培協,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深切了解在壓力和久坐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常態的現代世界中,找到促進身心健康的做法至關重要,而氣功就是其中一種能改善現代人面臨各種健康問題的運動。

 

乘坐時光機一探究竟_氣功文化的介紹

根據無極養生氣功研習中心的資料顯示,氣功起源於中國古代傳統,是老祖宗的智慧成果,流傳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古老傳統醫學為理論而產出的一種自我身心鍛鍊及自我療癒的方法,也是古人養生保健的一種方式,將運動、呼吸控制和冥想結合起來,培養體內氣或生命能量的和諧流動。

 

無極養生氣功研習中心更指出練習運用控制氣的能力,以氣來控制血,也就是所謂的意先氣而行,氣先血而行,意到氣到,氣到血到。增強氣血流注的能量,經由全身經絡的運行、循環,來調整人體能量,維護身體器官機能,進而提高代謝功能、修護、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啟動身體的保健系統,維持自身的防衛體制。

 

學生認真上氣功課。圖/林心愉攝

 

古老智慧的贈禮_氣功對人體的益處

 

培協老師所專攻的是健身氣功。健身氣功是近幾年才出現,氣功分爲醫療氣功及健身氣功,主要是調身、調息及調心。中華健身氣功總會希望健身氣功是一種教育。氣功可以不再局限於老年人,而是一種從5-105歲都可以做的運動。然而現代人長時間坐立,姿勢也不對,因此氣功有效幫助調整體態。且呼吸對應的是自律神經,調整好呼吸能達到舒緩壓力,心神寧定,肌耐力柔軟度增加。用意念調整心理。

 

健身氣功沒有場地限制、除了太極養身杖之外,氣功沒有器材限制。現代學校學的都是迎合西方的運動,屬於競技性。氣功則是民俗傳統體育,擁有獨特的文化氣息及特色。結合中醫學理論、經絡學理論、營養學理論。與西方運動不一樣的是,氣功反而是舒緩經絡的運動,并且力度、程度、節奏都是由人自己來決定。

吳培協耐心為學生講解。圖/林心愉攝

 

氣功文化的傳承者_吳培協老師背景

 

高中時期與同學想組織籃球隊去參加籃球比賽,剛好負責的老師是國術教練,開出了一個條件:「如果賽後沒有將籃球隊經營下去,就要加入國術隊。」後來籃球隊解散,而從小就有武俠夢的培協老師也信守承諾加入國術隊,也慢慢的愛上了中華傳統運動,并將這份中華文化的精髓發展至今。2003年,培協老師考取了上海體育學院的博士班,就讀的是民俗傳統體育學。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接觸了所謂的健身氣功。

 

2008年中華健身氣功總會安排了國中、高中、大學的老師到中國杭州去學習健身氣功。目前也擔任中華健身氣功總會秘書長的培協老師也表示:「中華健身氣功總會是台灣選手參賽世界健身氣功交流比賽大會的窗口,雖稱不上正式的國家隊,但也確實是官方認證可以代表台灣參賽的團體。」「台灣省運動會」從1946年第1屆開始,到1973年為止,總共舉行過28屆。1974年起,因應臺北市、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名稱改為「臺灣區運動會」。現在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舉辦的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則是由「臺灣省運動會」和「臺灣區運動會」改制而來,參賽代表團以直轄市、縣、市為單位。而老師當時就是其中一屆臺灣區運動會臺北縣的武術選手。

吳培協老師參加108年世界健身氣功比賽。圖/截至真理大學官網

 

帶學生出外比賽。圖/吳培協老師提供

 

運氣給下一代_吳培協老師教學契機及經驗

 

培協老師提到:「一直以來家裏人就是我專心傳承傳統文化的底氣,我可以沒有負擔的去衝刺。」而其實培協老師大學時期就讀的是資訊專科,畢業後原本要到科技產業工作,但繞了一圈又回到體育的路上。培協老師表示:「妻子比自己還優秀,原本就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武術國手,很早就開始當老師。即使孩子也才剛出世,但夫妻認爲同樣的職業能使兩人更加的互相理解。因而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到國外念書,才成就了如今的吳培協。」

 

培協老師的第一次參賽是透過中華健身氣功總會,在2011年代表中華臺北到加拿大比賽。培協老師說:「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場比賽是2019年澳洲世界健身氣功交流比賽大會,我帶了真理大學的學生到澳洲去交流。」而當時的台灣雖然是夏天,但南半球是冬天,還因爲遇到香港反送中時期被迫飛機改簽。因此第一次帶著學生到國外去比賽的培協老師不得不扛起所有責任。

 

2019年澳洲世界健身氣功交流比賽。圖/吳培協老師提供

 

不輕易停下的運氣_關於氣功文化的傳承

因著身為老師的這份使命感,讓培協老師想要將這份中華傳統運動傳承下去。即使很多老師都建議開羽球課這種一定滿人的課就好了。但有的學生是爲了學分而來,有的學生因爲感興趣而來,不管是哪一種,培協老師說:「因爲熱愛這份使命,因此我願意從頭開始慢慢講解。」既然學生來了,就一步一步帶著做,希望學生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在壓力和久坐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常態的現代世界,幫助學生找到促進身心健康的做法。培協老師分享:「以前有一位來修健身氣功的學生,本身其實是跳熱舞的。爲了能更集中更專注的面對,每次演出前都會透過氣功來紓解壓力」

 

「學生有千百種,既然來了,老師就會想辦法教會你。」培協老師説:「無法教會一個學生,是老師的問題。但硬要將一種東西强加給學生是不對的,相信多鼓勵學生,採多種方式才能有效應對每位學生。」 而面對真理大學現嚴重受到少子化影響,培協老師表示:「只要學校不下令停開,就會持續的做好傳承的工作。」

收獲運氣_學生課堂收穫

培協老師于真理大學開設的健身氣功更是有來自越南的外籍學生選修,而學生也說:「培協老師是位很用心的老師,不僅會主動關心學生,更會問學生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的,讓外籍生能感受到滿滿的溫暖。」其中學生高唯同學表示:「很早就想學習氣功,所以看到學校有開就馬上選了,想像黃飛鴻一樣。一開始還沒抓到訣竅,靜下心來,慢慢的在培協老師的帶領下,就開始有行雲流水的感覺。」

 

許多學生都有感受到氣功確實是强身健體的好方法,沒有場地限制所以在家裏就可以練習,非常的簡單。平時都會在睡前來做一些氣功,有幫助睡眠。體會到氣功的益處外,也提到培協老師的教學讓他們感到格外溫暖,因著平時都會主動去關心學生,問學生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的,也讓外籍生感受到慢慢的溫暖。修這門課的同學紛紛說,老師真的很好,也很推薦朋友來學氣功這門課,讓身體可以獲得健康。

 

 

 

學生認真上氣功課。圖/林心愉攝

 

只要你想,就可以得到療愈_培協老師的鼓勵

健身氣功場地不用很大,動作沒有很難也沒有很多。這些年來,培協老師收穫的都是正向的回饋,很多的案例都指出健身氣功就是能給人帶來健康。有些老人家透過氣功,做到腹式呼吸,達到按摩臟腑的作用,有效幫助排毒、胃口也變好就連睡眠狀態也變好。

培協老師更表示:「不管去看西醫或中醫,一般都會問是不是壓力大、胃口不好或是睡眠不好,然後開些藥回去吃,幾天後再復診。這樣的病情就一直反反復復,而吃太多藥,對我們的脾胃肝臟都有害。」培協老師也坦誠,有時候過於忙碌會忘了舒壓。每當躺在床上,腦海總是有一堆事情在想,導致睡眠品質變差。這種時候,他就會將焦點、意念放到呼吸上,自然而然就睡着了。因此培協老師就建議大家來嘗試看看相對來説對身體沒壞處的健身氣功。

 

培協老師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鼓勵大家,以前的培協老師是班上筋骨最硬的同學,拉經的時候連脚踝都摸不到,但現在他可以將整個手掌貼在地板上。

培協老師激勵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讓自己身體變健康的機會,不只是不放棄運動,也不要放棄自己正在努力的事!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嘗試健身氣功,讓自己不論在哪裡都可以強身健體,讓自己身體舒展,心靈放鬆,為夢想打拼的同時也保持健康的體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2.03.01

袁苡瑄

加入時間: 2022.03.01
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運氣-氣功文化的傳承者吳培協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26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26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