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拍+發掘草屯鎮崛起之謎:從水利設施到宗教文化

2025 Try拍+南投場 最新報導:
https://www.peopo.org/tag/697788
水車公園與草屯發展:水資源如何塑造一座城🌊
2025年第一場 Try拍+ 來到曾是全台人口最多的鄉鎮——草屯!這座城鎮的發展與水資源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從 水車公園 出發,探討水利設施如何形塑草屯的歷史與文化。
水圳灌溉了上千甲良田,推動農業與經濟發展,日治時期開鑿的 龍泉圳 更是台灣重要水利工程之一。而不遠處的 草屯媽祖廟 則見證了因水而興的宗教與文化。
雖然今日水車不再運轉,但它的存在提醒我們,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地方歷史的縮影。你認為現代社會該如何更珍惜水資源呢?💧
以下為逐字稿:
歡迎收看PeoPo Webcast
2025年的第一場Try拍+
我們來到了
(曾經是)全台最大人口鄉鎮草屯鎮(至2019年)
這裡人口之所以有這麼多
跟這裡的水利設施有莫大的關係
所以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水車公園
因為台灣算是基礎建設
非常非常的發達
也因為這個樣子
我們要特別在這個點
去講到水資源保護
跟珍惜的這個議題
要從水車公園這裡出發
去講草屯鎮的歷史
不是沒有原因
草屯這裡的地勢相對較高
因此獲得水資源的方式
和其他鄉鎮有所不同
跟著公民記者的腳步
慢慢走進草屯鎮的內部
到處都可以看到有關水利的設施
包括水泵、自來水公司管理處
畫有水資源的壁畫
大型水道等等
草屯鎮這裡的地勢差其實很明顯
水利設施跟水車
對於當時的農業社會來說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約100年前
水利設施還沒完善之際
水車把源源不絕的水源
從低處帶往高處
灌溉草屯鎮2,000-3,000甲的土地
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請教一下
你知道你這個灌溉用的水啊
是從哪一條溪來的嗎?
水車公園那條灌溉然後過來
那這個水對你灌溉來說很重要嗎
當然是重要了
但是那是民生必需要
民生必須要
那個農業必須要
水資源其實是鄉鎮
或是一個地方啊
它發展產業非常重要
有水才有食物
有食物生產才會驅動民生經濟
以草屯來講
它是一個比較特別的鄉鎮
是300多年前就已經有水稻
然後就灌溉了
上千甲的良田
後來在日治時期又有龍泉圳
20幾公里
也是台灣比較重要
沿著山壁開鑿的一條水圳
就這幾條水圳
就養了整個草屯鎮的整個生產
那人戶數就會自然在這裡住的人多
就產生了文化的發展
林總監在這裡所提到的文化
就涵蓋了宗教文化
於是
在水車公園旁不到2公里的地方
就坐落了一座草屯媽媽祖廟
由另一位草山草水團隊的風水顧問
帶著公民記者逐一向他們介紹
當中也提到
古時的廟宇設計兼具教育的功能
隨著教育、宗教等文化的興起
讓他變成一個有內涵的小地方
也進一步促進了草屯鎮的人口數量
地球上的生物自古就逐水草而居
足見水圳和河流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
正如作家彭顯惠在作品《人生的河流上》就提到
《河流》流出了文明、更是流出了生活
今天水車雖然不再運轉了
但它的存在就是提醒人們
生活的痕跡不該被輕易遺忘
感謝各位
陪著我們走訪了草屯鎮的2大景點
希望下次的Try拍+台北場也能看到各位
南投Try拍,成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