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何微中、葉亞潔/台南市報導】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裡,剪頭髮也變成一件快、狠、準的追求,而在台南這座城市裡,仍然保留著許多堅持慢工出細活,帶給客人尊榮級服務的理容院。除了保有傳統的手藝和服務流程外,更有職人收藏過去理容院裡使用的各式器具。

 

尊榮級享受 理容院的一站式服務

剪頭髮是我們生活中一定會做的事情。台灣的剪頭髮歷史從清代的時候開始,六、七零年代是最繁榮的時候。舊式的理容院除了剪頭髮、洗頭髮以外,還會提供擦皮鞋、做臉、修甲和按摩這些服務。

理容院老闆 黃碧霞:「迎賓進來我們會先問他要喝什麼,(有)冬瓜茶,還有茶葉,還有咖啡。然後在這裡剪頭髮,剪完了我們就在椅子上幫他洗頭。洗完了後面有個沖水區。這裡是我們的沖水區。我們最好的就是我們的蒸箱有很熱的毛巾,讓客人洗頭洗完可以擦臉,很舒服。因為這個蒸箱的溫度,每天都殺菌,都是80°C。所以一個剪頭髮的療程差不多一個小時。」

城市洗頭粉絲專頁經營者 曾敬淳:「最早以前會有擦皮鞋師傅,所以進來(理容院)就會先有擦皮鞋,然後擦皮鞋師傅會拿拖鞋給你。接下來有一些規模比較大的(理容院),他(師傅)就會給你熱毛巾跟茶水。比較特別的事情是,理髮廳它可以同時修指甲跟剪頭髮,所以你就會看到同時有兩位師傅在幫客人剪頭髮跟修指甲。四手聯彈,(呈現)一種很尊榮的狀態,相信這種畫面一般在沙龍店應該看不太到。剪頭髮之後就會去洗頭,洗完頭假設這間店本身有提供做臉的服務,他就(會)吹完頭髮、把頭髮弄好之後就會再去做臉,然後做完臉,假設這間店有複合按摩的服務,他就會再去按摩。假設他(客人)所有的服務項目都做,他大概一整個半天都可以在理容院裡面享受。」

 

流派行話大解密 信號燈的小歷史

以前的理容院有兩種學派,分作福州派和上海派,福州派比較重視面容;上海派比較注重頭髮的款式。兩個學派也有自己不同的行話。如果又講到信號燈,它上面的三種顏色也代表不同的意思。

理容院老闆 吳藏願:「大部分都是福州派比較多。福州派有一個歷史身背三支刀,唐山過台灣,(三刀就是)剪刀、菜刀、剃頭刀。福州派主要就是面容,理髮的形狀比較不那麼講究。到民國三十八年(台灣)才有上海派,上海派比較先進,上海派有上海派的作風、福州派有福州派的作風,行話也不一樣。」

理容院老闆 吳藏願:「行話就是(用來說)錢,就是客人進來,他不知道我們講行話(是)多少錢。(福州話)雞、神、國、原、強就是一、二、三、四、五。因為服務的項目不一樣,(價)錢就不一樣。上海話就是柳、月、望、周、中,是屬於(用)髮型(區分價錢)。」

城市洗頭粉絲專頁經營者 曾敬淳:「這個其實是有一個說法,但是也只是傳說。傳說在法國中世紀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牙醫師,所以理容師就有兼差牙醫師,所以據說紅色是血管(動脈)、白色是繃帶(、藍色是靜脈)。」

 

職人精神的堅持 收藏文物留歷史

以前學剃頭是師徒制,黃碧霞和吳藏願開始做這個工作有不同的原因,不過他們都從以前堅持到現在,吳藏願甚至開始收藏很多跟剃頭有關係的東西。

理容院老闆 黃碧霞:「以前國小畢業,我也沒有出來剪頭髮,我以前在農會當工友,做兩年的工友。後來是我同學,他說他姊姊在新化,那裡以前都是兵營。她就回來說要帶我同學去學剃頭,那時候我還在農會當工友,後來就聽他們說(這件事),我跟我同學都被他姊姊帶去學(剃頭)。結果他姊姊回來帶人去學,以前的剃頭要打合約,三年四個月,她帶我去她就可以扣,變成兩年半。以前那裡(新化)都是兵營,我在(新化)學剃頭很快,阿兵哥來就頭髮剃一剃。無意中跟我同學去學,就不回頭了,就一路一直做到現在。既然有長輩安排好的工作,你沒有照著長輩的安排,自己選擇就要自己堅持。」

理容院老闆 吳藏願:「我以前還沒踏入這個行業以前就是學徒。那時候學徒很辛苦,我去學了好多行業,最後才學到這個(理容業),一直學、一直學,學到現在。(我從)14歲踏入這個行業,現在七十多(歲),(已經有)六十年了。最先的時候,我們這個行業就是(習慣)淘舊換新,東西壞掉就丟掉了。現在就是台灣的一些比較有感情、懷舊的那些東西都會留起來,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如果東西沒有留,它(文化)就不見了。剃頭椅子這些都新的,一百年前木頭的剃頭椅子我都留著。台灣只剩兩個,我收藏了一個。我們剃頭師傅都比較重感情。」

理容院經營人 吳藏願:「這支(吹風機)就是木頭(做的),這電線都亂七八糟,還可以用,這支(吹風機)比較熱,這就是鋁。以前的理髮刀就是這樣,這有剃刀片,這剃刀片很利。一直磨,磨到剩下這樣。以前的師傅好像都比較珍惜,都捨不得(換新的刀),就一直磨,磨到剩這樣。我剛好有留著這個行業,所以目前以理髮業來講,大概我最古董。」

 

二代接手創新貌 洗頭車的新視角

除了他們的堅持以外,理容院的二代曾淨淳也舉辦洗頭車的活動,除了宣傳台南和理容院外,還提供客人不一樣的體驗。

理容院老闆 吳藏願:「師傅留,客人也留。客人留,師傅也留。」

理容院老闆 黃碧霞:「因為(理容院)已經開那麼久了,(我)現在差不多半退休了。我二女兒回來接手,三女兒開始寫故事,網路就很多人知道理容院。」

城市洗頭粉絲專頁經營者 曾敬淳:「每一次洗頭車出車的地點,我打個比方講好了。我們有一次在安平運河旁邊洗頭,我就是住在安平運河旁邊的人,但是那個風景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就是在你本來生活的地方,你換了一個角度去看,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事情。我的角色是我正在幫一個人洗頭,客人可能會覺得我平常就住在安平運河旁邊,可是我現在坐在一個很高的地方在看運河,而且我現在正在被洗頭。你在你平常生活到膩的地方,你在做著一件很不日常的事情。」

城市洗頭粉絲專頁經營者 曾敬淳:「(就)覺得我好像在最熟悉的台南裡面旅行,走在陌生的路上,更深入的認識台南。重新再認識自己的城市的新鮮感,大概是這種感動,讓我想要去推廣用理容院去認識一座城市。」

在現在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理容院一樣維持它的精神,一步一腳印的提供客人最好的服務。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1,089
推:
2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1,259
推:
27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878
推:
0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7,551
推:
4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3,472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6,408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3,701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3,637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267
推:
1
回應:
0
2:53

嘉義獨特廟宇文化 民雄騎虎王廟

2024-05-27
瀏覽:
3,919
推:
0
回應:
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00篇報導,共12,89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00篇報導

12,89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