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糖不是酒! 研究曝最毒1物 恐大增胰臟癌機率

文字-A A +A

不是糖不是酒! 研究曝最毒1物 恐大增胰臟癌機率

胰臟癌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在女性已經成為第五大癌症死因

根據三立新聞記者施春美報導胰臟癌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在女性已經成為第五大癌症死因,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鴻表示,近期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其臉書表示,胰臟癌的致癌的原因包括高糖、高油飲食、抽煙、喝酒、遺傳、糖尿病、肥胖和慢性胰臟炎。許多胰臟癌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史,是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但有些患者沒有糖尿病,也沒有油膩物會腹瀉等常見胰臟癌患者的症狀,但卻在健檢時發現胰臟癌。

他表示,上述患者的媽媽有糖尿病,其爸爸、丈夫都有抽煙的習慣,她長期會吸到二手菸。他因此說明二手煙與胰臟癌的相關性。他表示,最近法國發表了一篇長達24年的追蹤研究,分析96,594 位成年女性的抽菸習慣及是否有吸2手菸,和胰臟癌的相關性。吸二手菸的定義是每天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處在有吸菸的環境。結果發現,

有抽菸的人罹癌風險多1.5倍。 在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的人,罹癌風險多1.47倍。 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有吸二手菸的人,罹癌風險最高,多2.8倍。 有抽菸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吸二手菸的人,罹癌風險次高,多1.68倍。 成年人吸二手菸未明顯增加罹癌風險。

錢政弘表示,抽菸會導致胰臟癌,主要是因為煙草中的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如鎘,進入人體後會堆積在胰臟,吸引巨噬細胞進入,誘發慢性胰臟發炎。如果在兒童時期就吸到二手煙,毒素會提早累積,導致日後胰臟癌。

他表示,這個研究結果說明了有些女性罹患胰臟癌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小時候生長在有吸菸的環境所致。有些癌症例如大腸癌、胰臟癌的發生年齡在下降,與青少年時期吃含糖食物和飲料有關,在青春期的時候,甜食會增加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的分泌,導致器官慢性發炎和癌變。所以在成長發育的時候,吸入或吃入毒物對細胞的影響特別的大,可謂種下罹癌的病根。所以這份研究顯示「小時候吸二手菸」跟「成年人吸菸」的罹癌風險接近一樣。

他強調,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常吸二手菸的人,特別是女性,要留意胰臟的健康,胰臟癌已經是容易發生的疾病了。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0.11.04

台灣拒菸聯盟

加入時間: 2020.11.04
75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不是糖不是酒! 研究曝最毒1物 恐大增胰臟癌機率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98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98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