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原民樂舞搭流行樂 演出北漂原住民歸鄉記

2024/05/08 21:00
4,90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蔣天文、康耘誌/新北市新莊區報導】「如果覺得累了受委屈,回來吧,我們都在部落等你們回來,我們都會為你們祈禱。」這是部落的長輩都想對在外打拼的遊子想說的話,張秀娟團長帶領「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演出《歸鄉的遊子》舞台劇,描述都市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尋找根源、重返故土的故事。他們利用表演忙碌的嘆息道出都市原住民的辛酸,表演中也會穿插以原住民農耕、打獵等日常工作延伸出來的傳統樂舞。跳著整齊的舞步,配合慶祝等歡樂語助詞組成的歌曲,讓觀眾同時欣賞傳統舞蹈之美,又能認識北漂原住民的心聲和故事。

照片

↑ 表演中加入現代流行樂。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團長張秀娟,從小接觸過舞蹈,幾年前發現住在北部的族人們只能透過每年的豐年祭才能交流,為了讓大家平時相約一起跳舞和運動,有更多互動機會,於是她成立了藝術團,透過她記憶中的傳統舞蹈動作再加上一點創作,延伸到現在產生了很多舞蹈變化。

創立原美活力藝術團 創新風貌傳承原民文化

張秀娟出生於台東關山,五歲時隨著父母北漂來到新莊定居,從小就參與了原住民的相關活動,每年熱鬧的豐年祭便讓他種下對原民文化藝術的熱愛。張秀娟從國中開始接觸原住民傳統舞蹈,高中畢業之後加入了「新世紀文化藝術團」,因為過去在豐年祭有過編舞的經驗,很快便擔任起團隊的舞蹈老師,有別於其他多為單一族的族群舞,他們以結合當時九族文化所有風格的舞蹈為特色,受邀至各地做傳統舞蹈的表演。後來張秀娟離開了藝術團,轉而投入保險業務員的工作,相較於過去擔任藝術團舞蹈老師,保險業務員的工時更為彈性,開始有了更多時間,也因此在新莊地區成立了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張秀娟提到,在北部的這些族人朋友們,每年都只有在豐年祭的時候才能聚在一起,他就思考著為何不在平時就聚在一起?一周一次以練習傳統舞蹈作為運動,藉此來讓三五好友可以相聚,也透過這個機會邀請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族人加入,從最初的四人,到現在已有十四名成員參與團隊。

在團隊創立初期,張秀娟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大的挑戰就是人的問題。招募到合適的人才並不容易,時間安排和人員管理也都是相當棘手的事情。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秀娟制定了一套團規,在出席的掌控、學習的態度以及團員的定位上都有清楚的安排與規範,明確規定了團隊的運作方式和成員之間的相處原則。同時,他也將團隊內部分工明確,賦予每個人特定的職責,例如舞蹈老師、行政、財務、公關等,讓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充分發揮。

原民元素融合爵士及流行樂  創新而不失傳統

張秀娟過去在藝術團擔任舞者的期間,發現其實原住民的文化不是只能透過我們一般看見的歌舞表演來呈現,也可以利用像是舞台劇或結合流行舞蹈等方式來展現不同的面貌。他認為原住民天生就有唱歌及舞蹈的天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加入爵士的肢體動作以及現代流行舞蹈,再配合隊形的變換,以「創新又不失傳統」的方式,慢慢走向舞台,帶領更多人認識他們的傳統文化。

「其實不是只有⼀般傳統,我希望能夠有創新不⼀樣,然後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張秀娟提到,因為現在少子化,原住民接觸自己本身文化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他希望透過這樣創新的舞蹈及戲劇,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認識自身的文化。

歸鄉的遊子演出北漂原民現況

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去年在樹林的藝⽂中⼼,演出戲劇作品《歸鄉的遊子》,他們在劇中穿插流行樂與母語混編的舞曲,讓整齣戲增添了另一種風味,故事中描述了現代年輕人從部落成長,後來移居到北部城市生活,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開始思念故鄉,希望能回到部落發展。然而,部落的發展有限,找工作機會有限,許多年輕人因此離開部落去到外地發展,主要角色包括業務員、廚師和建築工人,他們在北部遇到了各種困難。

劇情中展現了年輕人面臨的困境和掙扎,以及他們對故鄉的思念和回歸的渴望。這些情感表達在角色之間的對話和行動中,特別是當他們面臨要不要回到部落的抉擇時。在故事中,家人的呼喚和溫暖讓他們感受到了回歸的力量,並最終決定回到故鄉。當年輕人回到故鄉並講述自己想用新的方式宣傳部落時,長輩們不懂現代科技要如何做,也認為不切實際,害怕破壞傳統文化,但他們通過溝通和理解,說服長輩讓年輕人利用電腦,或是創作新菜讓當地傳統醃肉結合西方義大利麵等創新宣傳回饋故鄉,並為部落注入新的活力。張秀娟提到在製作這部作品的過程中,相比以往在各大商業演出及活動的原住民傳統歌舞表演,面臨了許多挑戰。第一是劇情較長,需要記住更多的台詞和彩排時間。並且每個角色的默契非常重要,若有一個人疏忽,整個演出就會被影響。此外,團隊需要自行安排宣傳和準備工作,這增加了製作的負擔。儘管面臨著困難,但通過團隊的努力和合作,他們成功地呈現了這部作品,並得到了觀眾的好評和支持。

照片

↑ 年輕原住民離開故鄉去城市打拼。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照片

↑ 在工作上非常忙碌的都市原住民們。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照片

↑都市的遊子們聽到長輩的呼喚。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照片

↑都市的遊子們回到部落。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照片

↑部落的長輩反對用新的方式宣傳部落文化。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照片

↑經過解釋、討論後長輩們同意用新的方式宣傳部落文化。照片提供/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

傳承原民傳統期待邁向國際

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已成立八年,他們的表演以原住民樂舞演出為主,他們在2018年將原住民樂舞帶到中國大陸的浙江省溫州市表演,不僅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台灣原住民的文化,也有機會促進彼此文化的交流。近年來也配合原民局的「原住民族表演藝術團隊培力計畫」,開始嘗試舞台劇方面的演出。

除了舞台劇外,平常也會到各大商業演出、政府節日慶典、各區歲時祭儀等活動上表演傳統舞蹈,近年來張秀娟團長持續在徵召第二代團員,除了讓團體可以持續運作,也讓自身文化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他們的成長與演變展現了一個傳統文化團體如何融合創新元素,吸引年輕一代並延續傳統的精髓。從第一代成員到現在的第二代年輕人,原美活力文化藝術團見證了技能的傳承與培育。第一代成員已經具備製作傳統服飾的專業技能,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在串珠、花帽、披肩等領域展現專業,讓這些作品可以穿著在舞台上表演,展現傳統文化。而現在的第二代年輕人則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創意,他們在舞蹈風格上逐漸展現出創新的曲風,透過現在的流行音樂結合傳統樂舞為團體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未來,團長張秀娟則希望能夠讓所有成員走出台灣,邁向國際舞台,也相信第二代團員在之後可以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加緊密。此外,為了將手作技巧傳承下去,她也在去年也建立了一個協會,聘用專業老師的教學,除了讓族人學習如何傳授技巧,也教導團員手作、舞蹈及唱歌等技能,讓年輕一代的團員們能夠快速地學會這些技能,並與不同的族群交流,提供多元的發展機會,讓團員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在傳承文化上助一份力。並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讓團體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典範。

採訪側記:

採訪過程中,可以深深感受出團長和團員們對於藝術表演的熱情,以及對傳承原住民文化的決心,雖然部分成員年紀漸大,體力不如以往,但他們的所展顯出的活力與創新精神,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所演出的作品也正是目前很多原民家庭所遭遇的問題,以戲劇方式作呈現,帶領更多的觀眾認識他們的文化現況,也讓我們可以反思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及解決方。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