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 李安豐台中報導】
人類從農業社會,歷經工業革命到科技世代,隨著大躍進的同時,排出大量溫室氣體,充斥整個地球環境,造成氣候日益惡化,未來我們面臨,久旱強降雨的機率,將越來越頻繁。
台中巿文山社區大學 蔡志忠老師:「人類大概在250萬年前左右,當時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大概是在250到280ppm,這樣濃度底下,現在的二氧化碳,到去年2023年為止,已經到了419,419大概已經是,人類無法控制的範圍內了,存在大氣當中,其實應該有非常多的溫室氣體,但二氧化碳濃度,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所以我們才會覺得說,為什麼,減碳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其實淨零碳排不是不排碳,就是把我們排的碳,跟我們有可以透過,一些科技技術,或者是透過一些,所謂的自然解方,可以把碳重新存回大地。
地球裡面,其實有非常多的,吸碳的管道,那我們在陸域裡面,大致上只有一個管道,那就是種樹,尤其是,我們講針對老樹的概念,它不只是可以吸碳,不只是綠化美觀,不只是防空污,它還有個就是在地的故事,,這對從社區來講,都是蠻重要的。
那土壤這個東西,其實未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知道,隨著人類整個大型聚落的發展,或者是,我們講現在,很多科技園區的發展,很多的土壤,大概就完全沒有吸碳能力了,所以土壤,未來大概也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減碳,但是我們以現在來看的時候
我們開始要推動,其實就是用,樹木吸碳的概念。
臺灣在今年也成立了碳交易所,就是你的公司,第一個你公司所生產的東西,要進行碳盤查跟碳足跡,所以這東西整個之後,你要申報碳交易所,碳交易所,才可以跟國外的碳交易所,進行連結,就是申報關稅的概念裡面。」
台中巿文山社區大學 蔡志忠老師:「淨零碳排,淨零的概念,本身它不是,要你完全不排碳,淨零的概念是讓你排的碳,跟你所固定下來的碳,基本上能夠達到一樣的量,這樣才叫作淨零,所以現在全世界,都在發展這個固碳技術,然後碳交易所裡面,最主要就是,臺灣未來所有生產的東西,如果臺灣自用,那沒有碳這個問題,但是臺灣是一個島,臺灣是一個海島,臺灣所有生產的東西,一定要外銷,資本額應該是在2億元,台幣2億元,就是他是限定台幣2億元的,那小的目前還沒有,因為2億元以上,一定是非常大的企業,臺灣最大的企業就是台積電,所以台積電,已經幾乎把臺灣能夠種樹的地方,全部都買了,所以臺灣現在,下一波出現一個很大的危機,這也是我跟社大一直在講,其實這件事情很重要,是因為接下來會出現,臺灣會出現一批種樹潮,那沒有地方種樹怎麼辦,砍樹再種樹,對 臺灣未來,一定會出現這件事情,因為大家都會看到種樹,可是不會看到砍樹,用掉多少碳,所以這種危機為什麼,我其實蠻著急的事情,就是這個東西必須全民監督這樣子。
地球有幾次大的生物滅絕,就是有幾次大的氣候變遷,所以為什麼人類到現在為止,如果你不解決二氧化碳的問題,它未來造成的氣候變遷,那造成的生物滅絕,最主要的主角就是人類,大概在這個時候,地球開始出現了草原,草原是地球第二批,用來減碳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草原,所以草原之後,才開始出現了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之後,才出現了人類,有機會在地球上面,因為氣候的衝擊,加速了整個惡化,而且比預期更早發生,就是我們那個的時候,預期太平洋環流,它的確會中斷,可是中斷的年代,應該是在100年200年後,可是誰也沒想到,在大概明年就會發生這件事情,這個東西就是,很多事情會提早發生。
根 你正常來講,它應該剛好跟土是埋在一起的,就是它長出來的地方,會比土壤大概高5到10公分,那個地方是它,根部會開始發展的地方,可是很多人會把老樹,覺得我應該給它舖多一點土,一蓋下去就完,就是蓋過超過根領之後,它會在根領上面發根,根體下面根,根就不會再長,所以根領很重要,看不看得到根領很重要,再就是量它的樹高,那樹高等一下出去,我跟大家講怎麼去量,然後我這邊有帶儀器,大家估完之後再用儀器量,那就可以去算一下,我估算的誤差值,到底差多少。」
台中巿文山社區大學 蔡志忠老師:「等一下,這個公園這邊,包含到那個馬路這邊,就是一組在這裡,沒有任何的損傷,或者是沒有任何的病蟲害,所以那個葉片狀況的部分,在2的那個部分一樣,就是填上0,然後這個枝條,這個枝條本身也乾了,所以這邊,因為它跟其他樹重疊,它長得就不好了。
那怎麼去計算這個碳,最主要其實就是,我們用樹的胸徑,生長模式去看,所以這種生長的模式本身,其實就是,我們會去量樹的胸高直徑,就是1.3米的地方,然後透過那個體積,圓柱體的方式去算它,然後現在政府部門,也有公告了一些,臺灣在造林,或者是其他,比較重要的原生樹種,它有一個叫做轉換係數,我們就透過那個轉換係數,去計算它的那個固碳量。
那胸部的部分,就站著,然後量它胸部這個位置,是32.4公分,公分,然後它的,但是基本上估到8.5就差不多了,樹嗎 就報出來,25.8,25.8,然後再量樹高,最高有那個兩個尖尖的,對對對對,有沒有12.2,然後右下角,右下角5.7,對對對。」
台中巿文山社區大學 賴薏淳同學:「之前就是有參加過,老師開的一樣是,這種走讀課程,我蠻喜歡跟老師,參加這種戶外活動,老師講解的很詳細,平常的話就是來來去去,就不會特別去停留下來,去觀察一下自然環境,所以我覺得透過這個課程的話,可以如果說,真的有空到公園,或者是有種樹木的地方的話,就是可以去觀察一下,我們身邊的一些植物的狀況。」
活動參與民眾 曾品頤小姐:「我來台中找朋友,然後因為朋友要來,參加這個活動,現在就要帶我們一起來參加,就是有學到新的東西,然後就是因為,老師也教的很詳細,就有瞭解一些,跟樹木有關的知識,我覺得就是對平常生活,有幫助這樣子。」
台中巿文山社區大學 蔡志忠老師:「我們希望從社區出發,那社區裡面,如果一個一個社區去做,基本上它需要耗很大的人力,所以我們希望從社大,社大其實就是在這個社區裡面,有非常多區域範圍內,有很多的社區,只要來了之後,他們能夠獲得到,一點點這種觀念,帶回去社區裡面,他基本上就可能,可以變成一個種子,所以從社大這個角度,來做這件事情,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單位。」
實現淨零碳排的理想目標,牽涉到技術、政策與經濟等多方面,只要我們有改變的心,那怕是個人的一小步,將是環境永續的一大步
公民記者 李安豐台中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