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鏤沉香 李文武堅持五十年

文字-A A +A

【記者 王靖雯/台中報導】

近幾年來,沉香在華人社會慢慢地掀開了一股風潮。沉香具有香氣和能量,被人們應用在家居、醫學等,造型特殊且漂亮。沈香雕刻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利用沈香這種珍貴的香料木材,雕刻出各種精美的人物、動物、花卉等圖案。

位於台中市北屯區環中東路的74藝術中心,是臺灣唯一沉香木雕藝術家李文武的工作室。李文武從小就喜歡藝術方面,對雕刻很有興趣。他的父親幫他尋找雕刻工藝的工作,培養他成為藝術家。後來他走向沉香木雕,也曾任台中市雕塑學會理事長,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展出空間–74藝術中心,至今已有30多年。一樓是將近42位工作者的作品,二樓則是他自身的創作。

李文武工作模樣。(攝影/王靖雯)

李文武說到,現今的年代流行抽象的作品、簡單的形式,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複雜;工藝的作品時間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因為工藝做的很細膩:例如做到風吹會動的木雕。這50年以來,李文武的創作都是自己去摸索出來。他說老師教的只是簡單傳統的工藝:如何使用刀子打磨,是一種固定的形式,但要如何去變化一個雕刻作品就得靠自己。

李文武的作品是以大山大水來雕刻出他的創新。他說平面的水墨畫作品要轉向成360度立體,這是相當困難的。因此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將山水主題變成立體,他說道好一陣子開車去了大川山水尋找靈感,直到有一天終於發現,不用傳統的方式去雕刻,只使用現代工具:例如氣動工具、電動工具等等,將作品呈現出來。

李文武作品《速望山蟹深居圖》。(攝影/王靖雯)

早在十幾年前,李文武也開始了他的個展:1989年台中市立文化中心首次個展、2015年三義木雕博物館「李文武沉香雕刻邀請特展」、2016年臺灣大道市政大樓藝術廊道「李文武木雕特展」;他也榮獲了不少獎項。近幾年以來,李文武很少辦展覽,轉而協助喜歡雕刻的工作者策展,培養他們的作品。而李文武的作品從工作室成立以來也是相當多的,也會有很多顧客來向他訂做沉香雕刻,而他會按照顧客想要的形式去雕刻作品。

李文武說道曾經有把雕刻作品做到上億的價值。天然的材料本身就沒有價值,需要自己去發揮創意、想像,讓這個材料變成一個有價值的藝術品。成為了藝術品之後再翻倍,價值就是相當高的。沉香其實也有分紅土沉香,在越南地區生產,非常稀有。沉香會沉水或不會沉水價值會有落差。

李文武作品《山峰環景圖》。(攝影/王靖雯)

這50年以來,可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和歷程,以及他對沉香雕刻的熱情和堅持。李文武最大目標也是為藝術這條道路上的工作者們策展,培養他們成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去展覽,讓更多人知道臺灣還有這麼多的藝術家。這也是自己的義務,算是一種責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342則報導
680則影音
16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55

二林「蔗青」以文史路徑連結地方教育

2024-06-26
瀏覽:
1,594
推:
0
回應:
0
2:34

橫跨空間與時間的鐘錶行

2024-06-05
瀏覽:
6,113
推:
0
回應:
0
3:20

走一遭埤頭的路上觀察學

2024-05-29
瀏覽:
5,861
推:
0
回應:
0
2:59

張淑雅水墨展 記錄臺灣之美

2024-05-22
瀏覽:
6,387
推:
0
回應:
0
2:38

進山淨山 拾起垃圾維護環境

2024-05-17
瀏覽:
6,723
推:
2
回應:
0
3:02

新活力注入 活化金色中港

2024-04-29
瀏覽:
8,410
推:
17
回應:
0
3:11

孩想陪你長大 舉行追思會促修法

2024-04-27
瀏覽:
5,109
推:
0
回應:
0
3:02

二林譜課程 以家鄉為名向在地學習

2024-04-27
瀏覽:
6,770
推:
0
回應:
0
3:00

陶藝豐富的色彩盛放

2024-03-27
瀏覽:
6,120
推:
1
回應:
0
3:12

引領社區轉型 躍上永續發展

2024-03-20
瀏覽:
8,210
推:
0
回應:
0

雕鏤沉香 李文武堅持五十年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28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28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