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芷薰、盧姿妤/臺中市報導】林宣宏製作的「傳家椀」是一個漆器碗,外觀運用如枯木表面年輪粗糙的樣貌呈現,內部的紅色樹漆則用由粗到細的砂紙一次次反覆打磨,直至表面光滑無顆粒,這是漆器製作步驟中重要的一環,因為需要製作者極多的耐心。也因為這是木頭製的漆器,因此以木字旁的「椀」來命名,象徵著漆器千年不朽的特性,同時也符合希望這個椀可以傳承給後代子孫的寓意。
↑林宣宏為瓷器漆上樹漆。攝影/黃芷薰。
臺中豐原仁社創社社長林宣宏原本的職業是做醫用軟體開發的,但某次參加社區營造課程後,他意識到自己本身對於推廣在地文化活動很有熱誠,因此便與其他有共同目標的同伴一同創立了「仁社」,致力於推廣豐原的在地特色文化。
當他們在思考該推廣什麼在地文化時,他們注意到最具獨特性、最能代表豐原地區的就是漆器產業,因為豐原在日治時期就是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經過美國公司在臺灣設廠製作漆器,豐原就此出現了許多漆器工廠,成為了臺灣漆器產業蓬勃發展的區域。而漆器工藝活躍於1970年代,當時甚至有許多作品外銷到日本等海外國家,後來因製作過程費工耗時及成本較高,便開始逐漸沒落,不再被社會矚目。林宣宏為了能成功振興豐原的在地文化,便開始了他的漆藝之路。
因豐原過去漆器產業興盛過一段時間,因此有許多會製作漆器的老師傅,但那些老師傅因為當初沒有受過正統的教育,所以他們沒辦法很仔細地說明漆器該如何製作,幾乎都是只會做但不會教,因此在1998年時,林宣宏便請臺灣漆器製作的兩位前輩,賴高山與賴作明父子當他的老師,引領他進入漆器產業,跟著賴高山學習在陶瓷上上漆半年,又跟著賴作明學習在木頭上上漆,前前後後加起來總共學習了兩年多的時間,除此之外,他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翻閱了許多漆器相關的古書,直到現在,他仍然會去注意日本有無較新的漆器資料,幫助自己能夠更全面的了解漆器這個產業。
在林宣宏剛開始學習製作漆器時,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他的皮膚因為對於漆沒有抗體,因此一直出現過敏的症狀,長達四個半月。林宣宏說:「很多人都癢一個禮拜或半個月就受不了、中斷學習了。」但林宣宏並沒有就此放棄,靠著要成功用漆藝振興豐原的信念,他忍耐著過敏的不適感繼續堅持學習製作漆器,直到自己的身體對漆產生抗體,沒有再繼續過敏。
耐心繪製漆器 呈現獨特樣貌
漆器的「漆」指的是樹漆,是一種天然的漆,不同於一般化學漆的是,樹漆更耐磨、硬度高且耐久,因此在出土的文物中,都能看到許多完整的漆器。而林宣宏所使用的各種顏色的漆,是用天然的橘子油去稀釋,再搭配各個礦物的粉,如貝殼、石頭去調製出不同顏色的漆,也因這種礦物的粉調出來的顏色較不容易褪色,因此漆器更可以長時間保存、千年不朽。
一個漆器的製作可能就需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因此很考驗繪製人的耐心,塗漆器的做法為將樹漆疊塗上去,沒有特定的手法,但不能塗得太薄,否則後期打磨時顏色可能會被磨掉,同時漆器也沒有特定的圖案組成,繪製時全憑自己的想像力,可以是具象的也能是抽象的,因此沒有藝術天份的人在繪製時也不必過於擔心。
不過因為每層的樹漆塗上去都需要等待其陰乾約一天的時間,在漆器陰乾的過程中環境濕度不能過濕或過乾,過濕的存放環境會讓漆器發霉,過乾的存放環境會讓漆器上的樹漆乾不了,因此需嚴格控制環境濕度在70%到80%,溫度則需介於20°C到30°C之間,這樣漆器上的漆才會乾,也才能再繼續接著畫下一層,直到繪製者認為這些顏料的層數夠了,就會開始用砂紙打磨,由較粗、顆粒較大的砂紙開始,循序漸進越用越細、顆粒較小的砂紙,直到在漆器上打磨出平滑的表面,而曾經塗在漆器上的樹漆顏色也會因手工打磨的力道不同、當時塗的厚薄程度去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樣貌,最後再塗上一層保護的蠟,幫助漆器的外觀可以維持得更好、更久。
↑運用砂紙打磨漆器表面,再用手指確認打磨的程度。攝影/盧姿妤。
漆藝路上的里程碑 發展創新技法
多年來製作漆器的林宣宏,也有做出一些代表作,在製作出「桐木漆器情書盒」前,林宣宏注意到海角七號電影中,男主角裝那封未寄出的信的木盒子,因此產生要做漆器盒子來裝信件的靈感,林宣宏說:「因為每年五月都有客家的油桐花季,所以我就以桐花的油桐木來製作漆器盒子。」而「桐木漆器情書盒」總共有三種不同顏色,黑色的就像海角七號男主角那樣拿來放未寄出的信,紅色就放寄給自己老婆或情人的信,彩色的則是用來裝較有價值的文件,如畢業證書、房地產的所有權狀等。這個作品後來也獲得客家委員會頒獎,變成他們的特色產品之一。
另一個通過文化部臺灣優良工藝品審核的代表作是「傳家椀」,傳家椀內部是塗上紅色的漆用砂紙推到非常平滑,做出精緻的感覺,外面則是採用如枯木的樣貌,表面有粗糙不平的年輪,藉此做出對比,希望此作品是可以作為傳承給後代子孫的傳家寶。
此外,他在漆器方面也有發展出自己的創新技法,從前與兩位老師學的都是在陶器或木頭等材質上上漆,因瓷器表面無毛細孔,漆無法附著在表面,林宣宏說:「我後來試驗出在瓷的表面也能上漆,在瓷上面貼布、貝殼、金箔、蛋殼,這是陶瓷幾千年歷史上沒有的創新。」因陶瓷在清朝被運到歐洲故陶瓷的英文是China,而漆器在唐朝被運至日本因此漆器英文為Japan,像林宣宏在陶或瓷上上漆的技法,則被他稱之為Taiwan,因為這是臺灣創新的工藝,是別的國家沒有的技法。
投其所好 創作出實用的漆器
談到如何將漆器推廣與行銷出去,林宣宏說道:「我都以市場為導向,我會考慮到消費者你的行業、你適合什麼,我就來創作什麼樣的漆器,這樣你就會是我的潛在客戶。」例如一般的老闆如果要買畫掛在辦公室牆上,林宣宏認為比起夕陽的景象應該會更喜歡日出的朝氣,象徵一個好的開始,因此他在製作時就會選擇做日出樣貌的畫,讓畫更有可能被適合的消費者注意到。林宣宏的作法與一般藝術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的想法不同,因為他希望他賣給客戶的產品是他們真的會拿出來使用的,例如畫是會拿出來掛在牆上而不是收在儲藏室角落,漆器筷子是每天都會拿來吃飯的,這樣對林宣宏來說才是真正的成功。
這些漆器作品除了在文化中心或美術館展覽販賣,也有一些收藏家會看到報導或節目而來到仁社購買這些作品,此外,林宣宏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銷售管道,以筷子來舉例,他會將漆器筷子放到婚紗店去賣,並在上面繪製「筷筷幸福」的字樣,讓新郎新娘在試完婚紗後,能夠注意到這個商品並送給伴郎伴娘,作為感謝他們來支援的謝禮,也寓意他們能夠快快得到幸福,或是在筷子上繪製「生日快樂」的字樣,讓有需要的上班族能夠購買當作贈送給上司的生日賀禮,而上司在用餐時看到筷子也能想到送他筷子的人等,透過這些販售技巧成功地讓自己的作品販賣出去。
改變以往風格 邁入大眾視野
面對漆器產業的沒落,林宣宏深知現代的年輕人不喜歡漆器這種古老的物品,因傳統漆器多使用紅色或黑色等看起來較舊、較沉重的配色,因此在未來他的創作會在色彩上做出區別,朝向年輕化,多運用較鮮豔、彩色的顏色,如膚色、青色來進行創作,讓產品有給人新穎、時尚的感覺,或是以結合文化活動的方式來推廣,例如將元宵節改為臺灣情人節,讓當天來參與活動的未婚男女透過自己手磨的方式磨出獨一無二的漆器手環,送給自己心儀的對象等活動,讓漆器進入年輕一代的視野。
↑使用多種鮮豔配色讓漆器朝向年輕化。攝影/盧姿妤。
另一方面,林宣宏也持續在每一年都在仁社開設漆器的相關課程,教導學員們認識漆器、製作漆器,讓一個器物從原本沒有任何裝飾,到後來有自身獨特的色彩組合,希望能藉由這些方式,將漆藝文化推廣出去,進入大眾的視野,讓更多人認識。
↑林宣宏開設課程教導學員繪製漆器。攝影/盧姿妤。
採訪側記:
經過這次採訪,見識到了許多樹漆做的漆器,覺得很有趣。令人意外的是,漆器身為大自然的東西,竟然比化學塗料還要堅固,而且還是要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才能乾,真的很特別!同時也很佩服林宣宏學習漆藝克服困難的決心,如今成功的背後一定也曾耗費許多心力去學習,真的很敬佩他的努力與勇氣。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