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水圳生活的100種樣貌—新營綠川的未來生活想像

2023/10/13 16:36
4,06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過去在嘉南平原上的農民,經歷洪澇、乾旱及曾文溪與急水溪的氾濫與改道,每年收成都要看天賞飯吃,在日治時期「農業台灣」的政策下,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的設置讓「青暝龍」成為嘉南平原豐產的經濟命脈,灌溉雲林到台南廣袤的水稻與甘蔗。

現今的新營綠川與綠都心公園,位於新營藝文及行政機關的核心地帶,慢活舒適的氛圍,令許多人會在傍晚時沿著水圳散步。新營區公所舉辦的「沿著水圳做社造」活動中,水利署隆田工作站陳豔星站長分享,綠川在經歷過幾次整治修繕工程後,從居民印象中的臭排水溝,回復成過去清澈的灌溉水圳,「綠川」景觀規劃的設計與命名,也讓它在灌溉功能以外,顯得浪漫且更貼近新營居民的生活。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新營社大邀請生態教育專業的黃嘉隆老師,帶領學員踏查綠川沿岸的自然環境;人類學領域及社區規劃的蔡佩如老師、張文彬主任籌辦社區願景工作坊,以嘉南大圳新營支流與周遭社區及南瀛綠都心為場域,邀請居民共同想像未來的生活樣貌。

在社區願景工作坊裡,學員分別扮演「兒童」、「青少年」、「退休人士」、以及以往常被忽略生活需求的「女性」四個角色,一同發想如何讓居住在新營的各族群,思考什麼是「宜居城市」的樣貌?沿著王公里到新民國小這段水圳生活圈,社區可以發起什麼樣的社造活動,將相關經驗分享與對話,凝聚成可以實際推行的資源串連平台。

照片

「新營-學習中心」的品牌經營概念

有鑒於新營的人口組成以退休人士、公教人員、學生居多,當地居民提出了「新營-學習中心」的概念,可串連學校與公部門的閒置空間、醫院、社區大學等,媒合當地教師、加上未來即將完工的國圖南館,將新營打造成南部的學習城市,吸引附近城市人口,一同來新營學習,一方面也增強青少年的課後自主學習空間設置。

照片

長照需求與青銀共創的生活

而退休人口的高比例,也代表長照的需求必然提升,或許能夠透過護校的資源共享、幼兒園也能夠成為青銀共學的場域、社區型醫院的照護知識推廣與相關輔具利用的學習,讓高齡人口的生活更加趣味、安全且便利,也透過更完善的長照專業培訓單位,提供青壯人口就業的選擇。

照片

水圳生活的未來想像

有水的地方就有文化,新營綠川流經之處是文化中心、綠都心公園、與美術園區等重要的藝文空間,也是適合和家人、毛小孩在水圳散步、騎單車的舒適廊道。近期新營Ubike增點,滿足新營人在通勤、購物、上學的需求,也強化了夜間照明的相關安全措施。對於未來水圳生活的想像,居民提到綠川近年來舉辦的市集活動,不只邀請鄰近農業鄉鎮舉辦產地直販的活動,也增加了文創與新穎設計的刺激,更可以借鑑國外的生活經驗,讓藝術家結合水圳進行創作,同時也設置生態教育解說牌,讓綠川成為一個更具美感、兼顧安全、還能學習到生態知識的場域。

照片

水圳生活工作坊的交流,如同音樂家徐崇育以愛河與密西西比河的「大河精神」所創作的爵士組曲,匯集居民想法與社造行動的力量,共譜新營的綠川樂章。

台南市新營區中正路23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