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存?給誰看?」。當外來者如我們,用一種近乎憐憫的心態去看待許多因為社會發展、都市更新的需要而必須拆除的舊建築,是不是也應該設身處地為在地想想?別人難道必須為了這種觀光客凝視,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禁錮在舊時代?
胡同死
十月中旬,去了北京一趟,參加研討會。虛應故事兩天的議程後,便把握機會想逛一逛這千年古都。
到北京,除了涮不完的羊肉與眼花撩亂的小吃,大概都會到各個大小古蹟景點遙想緬懷憑弔一下。我們一行人當然也不例外,觀光客嘛,當然是要去一飽眼福、陶冶靈性一番。
行前,我就一直很想去看看老胡同。到了北京才知道,原來地安門外大街兩旁與后海周圍全是胡同。這更讓我好奇,想去地安門外走走,看是不是真如陳昇歌裡唱的「走在地安門外,沒有人不動真情」,於是選定了一個下午,專心去逛。
舊鼓樓大街上,胡同名稱多樣有趣,我們鑽進了「小黑虎胡同」,說也奇怪,本來熙熙攘攘人聲鼎沸,進了胡同之後,卻非常憩靜,心靈都沈澱了下來,偶爾幾聲狗吠自庭院深處傳來。 接著走,來到地安門外大街,街上非常多現代化的商店與飯館,問了南鑼鼓巷怎麼去,我們按路人指示,又拐進「帽兒胡同」,依然寧靜宜人。南鑼鼓巷雖然能嗅到那盎然古意,但仍充斥著商業展演氣息,仿古卻失去文化的重量,懷舊卻帶著獵奇的眼光。
轉啊轉,我們想沿一條較無商家佔據的老胡同出去吃晚餐,胡同旁圍著鐵鋁板與工程告示牌,正在大興土木。突然看見,有一整排的胡同老牆,被用紅色噴漆噴上了「拆」,轉角人家的門口,也有類似遭遇。
這些烙印,似乎象徵著北京正在脫胎換骨,回來向中國同學求證後,才知道北京這些年一直在大建設。
看到「拆」的時候,內心只覺得震驚,原來當地政府為了都更,是可以這樣子在古蹟民宅上隨意劃記的。
&nb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