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不戴各有堅持 口罩令解除百業漸復甦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口罩已經解封 卻還是心驚驚 

 

STAND 

記者 陳姵穎 

疫情三年口罩也陪伴了我們三年,雖然已經解除口罩令,但在路上還是可以看到民眾多半會配戴口罩出門,大眾對於戴不戴口罩也有不同的想法。  

 

BITE 

民眾 李小姐 

其實我上班還是會帶著,就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小朋友。 

 

BITE 

民眾 張小姐 

還是都會帶著,我是習慣了,就有時候沒帶還是會下意識拉起來。 

 

BITE 

民眾 吳先生 

其實我平常只要司法令規定不用戴的地方我都不會戴,因為我比較不喜歡悶悶的感覺。 

 

BITE 

民眾 葉小姐 

因為已經習慣了,經過兩三年已經都戴著習慣了,忽然間拿下來覺得比較沒有安全感。 

 

OS 

口罩令陸續鬆綁至今,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第一劑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高達94%,第二劑則達89%,而後續追加劑也有24.2%的涵蓋率,但還是有民眾害怕疫情復發不敢拿下口罩。對此,學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台灣人比較容易緊張。 

 

BITE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 楊書成 

中國的當然大家都會覺得好像疫情很嚴重,但是我發現,他們一旦解封幾乎都不戴口罩了,而且也不太緊張。但是我發現台灣人還是很緊張,這種的人際之間的衝突,我覺得可能還會存在一段時間。 

 

BITE  

民眾 羅小姐 

不像台灣, 地馬拉的人半年前就開始不戴口罩了,他們不在乎,他們照樣去派對去吃晚餐,他們不太在乎新冠肺炎。 

 

​​標二:疫情影響生活 脫口罩成壓力​ 

 

OS 

而疫情持續三年,就有學者分析出疫情後,改變民眾生活習慣的幾大現象。 

包含餐飲外送平台普及,眼神成為判斷帥哥美女的標準,視訊會議讓參與度變得不是那麼重要等等的改變,最重要的是大家養成了更好的衛生習慣,勤噴酒精戴好口罩。 

 

OS 

據心理學研究,人們會自動腦補出最完美被遮住的半張臉,也因此「口罩帥哥」、「口罩美女」這類的新名詞逐漸出現。但戴口罩已經成為日常,在口罩令鬆綁之後,些許民眾反而感到不習慣,無所遁形的外貌壓力也隨之而來。 

 

BITE 

民眾 林先生  

自己戴口罩比較好看。 

 

BITE  

民眾 陳先生 

就覺得戴著口罩比較有安全感,而且覺得自己這樣比較好看一點。 

 

BITE 

心理諮商師 郭禺廷 

容貌焦慮是指說一個人對他外在,可能感到並不是那麼滿意,而且對於一些不太滿意的地方,他會不斷不斷地再放大去看,甚至會不斷的檢視,那其實那個就會直接造成心理上的一個焦慮狀況。 

 

OS  

而醫師也表示,容貌焦慮多發生在16-25歲間的青少年,尤其是女性的比例更高,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外貌的壓力和社會期望。 

並提出5點改善容貌焦慮的方法,包含提升自我、培養興趣、尋求諮商、不盲目跟風,但其中以自我肯定最為重要,可以先學會如何喜歡自己。 

 

​​標三:疫情逐漸趨緩 商機持續回升​ 

 

OS 

疫情不僅改變民眾的生活及心理,也對許多職業造成影響,老師、工人被口罩悶得喘不過氣,彩妝美容產品銷售更是走下坡。 

 

BITE 

美容業者 何淑慧 

疫情期間大家真的少了很多客人,口罩戴著的話又沒有人看到,所以就不化妝,甚至連保養也都省起來了,對整個影響算蠻大,不是只有彩妝。 

 

BITE 

健身業者 張先生 

因為疫情也剛開放而已,所以其實那時候來館運動的民眾是偏少,一天都可能大概一百出頭位而已,影響是蠻大的,政策在放鬆之後,可以不用戴口罩的話,那大概有回流到大概一天可以到三百人次。 

 

OS  

然而現今疫情趨緩口罩令鬆綁,健身人士終於可以擺脫口罩裡的汗珠,在KTV也可以拿下口罩盡情高歌,顧客們開始回流,讓不少業者們揮別疫情時的陰霾。 

 

BITE 

民眾 吳先生 

要戴口罩的時候,那個跑步啊什麼的,整個流汗整個口罩都是濕的,很不舒服,所以就是口罩解禁之後會比較有意願來健身房。 

 

OS  

疫情逐漸散去,生活慢慢回歸正軌,現在終於可以大方脫下口罩,呼吸新鮮空氣了。 

 

採訪撰稿 楊心瑀 

影片剪輯 陳姵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4,969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4,674
推:
1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4,749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3,317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8,691
推:
3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5,840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2,932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8,959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4,240
推:
0
回應:
0

戴不戴各有堅持 口罩令解除百業漸復甦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