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E報顏資蓉、翁敏兒/嘉義報導】
重點:探討新台灣之子在嘉義地區的教育。
片長:4分6秒
新台灣之子遽增 教育問題浮現
新移民大量移入台灣已有許多年,她們在台灣所生的小孩,我們稱之為新台灣之子。
越籍配偶子女王羽真表示:我叫王羽真。
(越南話怎麼講?)
王羽真表示:王羽真。
文化背景差異 輔導子女困難
這些新台灣之子逐漸長大,但由於家庭背景與一般家庭不相同,這些背負著雙文化的小朋友,教育可能造成新的問題。
記者:(小朋友如果學習遇到困難怎麼辦?)
越南外配阮金紅表示:學習困難,就是要想辦法去教她。如果說我不懂的話,還是要請爸爸來協助去幫忙,這樣。我是外配嘛,所以我感覺,小孩她今天成績這樣子,跟一般人來比她已經很不錯。那你想想看,現在台灣的小孩大部分去安親班啦,或是去補習,其實他爸媽也是花還蠻多錢的,所以那些小孩成績比較好,那是應該的阿,對不對?可是我感覺我的小孩,沒有給她去補習,可是她成績也差不會差很多,那我就覺得這樣就OK了。
新台灣之子 與家長共同學習
(好了。)
(等一下。)
(妳有錯一題。)
(這個字,這個字是多少?)
(這個是8。)
文化背景不同 家庭教育亦不同
除了東南亞之外,也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每個家庭所營造的學習環境和所採用的教學方法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氛圍。
記者:(小朋友在功課上面會有學習不順的地方嗎?)
陸籍配偶曾太太表示:有耶,她的那個大姊姊,她學習那個數學都很困難,然後她除法跟乘法也都不會。
記者:(哪幾個科目會有困難?)
陸籍配偶子女表示:數學呀。
陸籍配偶子女表示:數學。
記者:(您在這方面會要求他們嗎?)
曾太太表示:其實我和我老公一直都是順其自然這樣子。對她學習上面沒有很要求耶,那我老公就說,應該是每個人的專長不一樣呀,就是說不一定學習好就是。對阿,因為有的人無論再怎麼學,他還是不會好,可能她爸爸是比較隨意,這樣子,不會很要求她們。
輔導計畫 視人數比例申請經費
嘉義縣政府特別針對新台灣之子的教育編列預算,設計了不少補救方案,提供嘉義縣所有中小學申請。
嘉義縣教育處新移民子女計畫負責人江明洲表示:我們嘉義縣的計畫,主要是跟教育部申請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那這個計畫因為經費有限,所以教育部是依照各個學校的外籍配偶子女人數,來進行申請。那,計畫的項目有外配子女的輔導活動,還有親子教育活動。
除舉辦活動外 學校也加強課輔
新台灣之子在學習方面比一般小朋友弱勢,嘉義縣民雄國小透過縣政府提供的方案及補助,辦理活動和課輔。
民雄國小輔導主任鄭加財表示:經過這些課程的薰陶,他們能夠學到東西,然後一些親子之間的技巧,也能夠很了解,那彼此互相溝通心聲之後,然後讓他們的一些平時的問題,也能夠透過管道,這個反應出來。
新台灣之子 努力學習快樂成長
新台灣之子與台灣本土小朋友,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由於家長本身的語言能力、文化差異,可能造成新台灣之子在課業方面落後。
宣導不足 政府應正視教育問題
事實上,新移民與台灣父母一樣關心自己子女的成長。政府雖然有推行補救方案,但在宣導方面仍嫌不足,效果有限。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