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城十八尖山走讀
新竹城十八尖山走讀
今晨天氣很冷,據氣象報告氣溫越來越升溫;冒著毛毛雨到行天宮捷運站集合。今天的行程是到新竹走讀;吳智慶老師在車上以講述新竹歷史背景。
第一個點到新竹城孔廟 :其建於清嘉慶22年,分設大成殿、櫺星門和東西兩廡,殿內正中祀孔子神位,亞聖及72賢分祀左右。每年教師節的祭孔大典,地方士紳及機關首長均到場觀禮,為新竹的文化重鎮。它是竹塹城第一座由民間捐款完成的建築物,工程前後歷時八年,費用約二萬數千兩。它也是淡水廳的學宮,所以自嘉慶23年起文廟開考入學,竹塹學子就不必再遠赴彰化,方便許多,對於竹塹地區的文教自然有正面的作用。
而後驅車到十八尖山是今天走讀主要項目。十八尖山山區位居新竹市東南郊,十八尖山舊名叫虎頭山是一片由新竹縣北郊拖曳而南,形成的新月地形,延續七、八公里,由十八個峰頭組成的丘陵地帶,主體在東山里;由於山間東西橫立,數計十八,故名十八尖山。由於歷年來的刻意維護,除少數必要的硬體設備外,森林的風貌仍在,開闢為「森林公園」,提供一般市民散步,在山茂林之中,瀝青路面平整,滿山花草飄香,於此林蔭道上健行,空氣清心沁涼,令人倍感舒爽怡人,現今已成為新竹市民平日運動,休閒的重要的寶山;享受森林浴之用,風景絕佳,堪稱山明水秀、享受優質的休閒環境;可說是新竹之肺。
已接近中午;飢腸轆轆趕忙去市區預定餐廳、期尾藉此聚餐向吳老師敬意教學的辛勞、歡愉氣氛結束午宴。下午到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並參觀綠禾塘友善小舖。新瓦屋佔地約1.6公頃,以忠孝堂公廳為核心,西河世第門樓作為主要入口,禾埕四周現存圍牆,巷弄間有少部分圍牆殘壁,北側水稻田生態教育園區及北側西側水圳 (十五朗圳) ,定期依時序種植不同作物,還原體驗客家農村景致,東側草坪區域附設木棧舞台,提供民眾乘涼休憩及多元使用,建築物形式涵蓋橫屋(泥磚屋)、紅磚屋、水泥屋、木構屋、玻璃帷幕綠建築,樓層數一至二樓不等,呈現多樣混種特色,反映出聚落內250餘年來新舊融合、保存再利用的變遷、演進過程。
繼往竹塹城、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竹塹城(新竹古名)是台灣北部第一座石磚城,曾經是北台灣大甲溪以北的政治經濟中心,至今唯一還留存的東城_迎曦門已被列為國定古蹟。綠禾塘主呂秋月導覽敘述 : 約莫自300年前開始發展,先人抵達竹塹埔後,搭棚居住之處就是今日仍完整保留的「東前街36巷」,也就是在地俗稱的「暗街仔」,開墾先人王世傑即是從這個「竹塹第一街」發跡,成就今日的新竹。
史料記載,王世傑來自福建泉州,1682年隨同鄭克塽督運軍糧北上有功,申請開墾竹塹埔,康熙中期王世傑來到竹塹,到當時已有原住民聚棲的今東門城以內的暗街仔一帶附近搭寮居住,並開始與原住民接觸交易,開墾新竹平原。王世傑雖是竹塹城的開拓者,但其實王世傑是當年隸屬泉州府的金門人,之後在台開墾發跡,他成功開墾新竹平原後,擁有大批土地,並將土地出租,賺取大筆租金後,將錢寄回金門王家,照顧王氏家族。
當年的暗街竹塹稱第一街;時至今日雖僅是條毫不起眼的小巷,不過,在台灣光復後,以第一街為中心點的商圈仍曾有過短暫風華。但現今大部分的老店、商號都已結束營業或人去樓空。有志人士發起社區改造;就看以後發展。走到新竹都城隍廟、進廟謙虛敬拜;位於新竹市北區中山路上,列屬市定古蹟,創建於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曰瑛倡議興建,1875年,淡新分治,設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故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威靈公,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台灣之最,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新竹都城隍廟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同學也買些土特產不需此行。行行復行行,也接近黃昏,就搭車返台北解散;今天美滿的行程就到此畫下句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