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社工接住弱勢者 人力不足壓力大

2022/10/16 20:00
3,191次瀏覽 ・ 1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SOT部分 (請注意與影片內容一致)

       

      NS:社工帶智能障礙者跳早操

       

      標一:個案情況百百種 社工任務大揭秘

       

      OS:

      早上十點,社工帶著這些智能障礙者跳早操,大家都會跟著音樂伸伸懶腰、活動筋骨,這裡是台北社區生活支持中心,位在文山區萬芳國小對面,主要服務對象是從18歲到50歲的多重障礙者。

      27歲的小倫是第一類重度自閉症患者,對於未知的事情會感到非常焦慮,在記者實地走訪機構時,他擔心會因此耽誤了他與社工的相處時間,所以一再的跑來開門。

      機構裡這些個案全由一到兩名社工負責,社工是不是有人力上的不足?

       

      BITE:

      社工 闕志展

      我們服務的個案量大概是20到30位左右,我也知道有一些比較高風險的社工,他們所服務的案量可能又更高。

       

      標二:服務對象數量多 社工不足壓力大

       

      OS:

      CGIN

      以身障者族群為例,在全台119萬名身障者中,有1萬7千7百79人使用身障福利機構,但機構卻只配置622名社工,平均下來一名社工最少要負責29位個案。

      CGOUT

       

      BITE:

      輔仁大學社工系教授 莊文芳

      遇到一些危險的事件,那有點受到這種驚嚇,就會覺得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工作。

       

      標三:心理師給建議 工作量能待改善

       

      OS:

      遇到這種工作傷害,有什麼方式可以保障社工?

       

      BITE:

      心理諮商師 龔頌美

      (社工)薪資跟福利需要提升、提高,工作環境的那個量能需要做改變。

       

      標四:無名英雄成弱勢 社會還需多關注

       

      OS:

      社工長期以來都是扮演接收者的角色,社會除了關注原有的弱勢族群,也應該注意到這群默默在社會伸出援手的無名英雄。

       

      記者 宋亭誼 王舒詒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8:14
      ▶︎ 01:38
      ▶︎ 02:10

      聽見雙手的聲音

      不完美才完美
      2,863 0 12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