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佳芸、陳文亭/台北市報導】SESN夏樹沐石執行長Kate張凱祈和Jerry許哲睿夫婦,皆是喜愛戶外運動的山海人,在旅遊時發現瓶瓶罐罐攜帶不易又容易溢出,且在露營、衝浪等戶外活動使用洗沐用具,其中的化學成分無法被自然分解,會對環境帶來汙染,想到外婆小時候會拿無患子、綠豆等天然食材洗衣服,因此決定延續這個想法用非化學成分製作,經過七十多次的調配,解決顆粒無法完全融化、可完全去水所小體積等問題後,最終完成設計用六種天然植礦成分組成洗身石和淨手石。
↑夏樹沐石洗身石產品照。照片提供/夏樹沐石臉書
從生活出發 用日常可見的材料做設計
Kate張凱祈和Jerry許哲睿夫妻倆,之前都在美國矽谷擔任醫療相關產品的設計師,實地體驗過創新和青年創業的氛圍,決定將這種新創的模式帶回台灣。鑑於出遊時瓶瓶罐罐繁瑣,他們決定設計一款方便攜帶的洗沐用品,在二〇二〇年終,洗沐石產品有幸被台大創創加速器選為循環項目代表,並在隔年被選入iLab第三屆育成計畫的參與團隊之一,以永續循環的設計形式,鎖定戶外和清潔需求製造適合山海的洗沐石。
提到關於洗沐石的設計,他們希望用生活中大家熟悉的材料來當成分,比較天然,民眾也會用得比較安心。Jerry說:「小時候外婆總是會用無患子來洗衣服,或拿綠豆、黃豆磨成粉做成面膜來敷臉,所以我想說可以用原本就屬於大自然的產物來製造清潔用品,也對環境更友善。」
他們從長輩的智慧發現單純的原料像無患子、綠豆等可以有洗淨成分,於是和食品科學專家一同合作研發,將耳熟能詳的原料作為主成份研發沐石,Kate打趣道:「因為我們的成分很多是可以吃的食材,製作過程就很像在烹飪糕點。」經過七十多次實驗後,調整配方組成、調香,並解決沐石顆粒太粗、無法融化完全、容易粉碎等問題,才以最後六種天然植礦,且能夠成型、碰水又能迅速融化的沐石形式問世。
↑夏樹沐石創辦人。攝影/陳文亭
山海友善的沐石
洗沐石由六種天然植礦成分:綠豆、小蘇打、高嶺土、蘋果酸、純皂、纖維素組成,碰水即溶、可生物循環分解,降低對環境的負擔。沐石透過去水的方式,減輕重量和體積,方便攜帶。整體包裝使用再生紙,減少塑料殘留和不必要的浪費。
由於沐石的形式不含水分份,因此更能減輕重量、縮小體積,且一次使用一顆方便旅人計算。Jerry提到:「比起一般旅人,洗沐石更能引起戶外活動者的共鳴,因為好攜帶,所以在登山或是衝浪時使用很方便。」
起初洗沐石並沒有調香,但因成分天然且製作方式類似烘培,所以產品聞起來有點像綠豆糕,為了怕孩童、寵物誤食才增加了調香。與許多調香師討論後,以有機的精油為基底,搭配組合出兩款木質調和果香調的香味,不含定香劑成分,因此香味不會殘留在肌膚上太久,對家中的幼兒和毛小孩相對友善。
創新遇到的挑戰
市面上目前沒有洗沐石的產品,所以在研發過程遇到許多挑戰。除了在尋找-、代工廠過程也屢屢碰壁外,成分的選擇也調整了很多次,因為製造一個新的產品就需要新的生產線、嘗試新的組合和配方,相對的成本就會提高,所以許多工廠不願與SESN合作,最後找到南台灣支持新創的企業合作製造洗沐石產品。
↑洗沐石與金屬收納盒。照片提供/夏樹沐石臉書
起初廠商推薦利用既有的化學配方來製作洗沐石,不僅可降低成本且方便製造,但Kate和Jerry認為這和原本環境友善的理念背道而馳。Kate說:「雖然嘗試了非常多次,但這也是最有趣的,因為我們兩個(Kate和Jerry)都不是化工、化妝品相關背景,才更沒有既定的框架,可以盡情去嘗試。」在不斷的嘗試、重組後,才敲定六個植礦為配方,用最單純的原料去製作洗沐石,讓使用者用的放心、對環境的負擔降到最低。
洗沐石的未來發展
洗身石適合爬山、衝浪、露營等戶外活動的旅人;淨手石則是適合隨身攜帶的清潔產品、有效降低疫情傳染風險。疫情之下,國人更注重個人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最近疫情爆發性成長,許多人其實不敢用外面的肥皂或洗手乳,這時淨手石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方便且安全的清潔用品。」Kate說。因此疫情下雖洗身石的銷售狀況不如預期,但淨手石的銷售量直線提升、廣受好評。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就植入循環永續發展的概念,希望在旅遊、清潔的時候能同時兼顧環境保育,留給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在二〇二一年十月夏樹沐石完成群募正式上市,目前的銷售也在穩定成長中,Jerry說:「畢竟是一項新的產品,大眾接受度可能沒這麼高,希望大家可以改變旅行備品的概念,選用更接近自然和環保的方式去旅行。」
採訪側記
為了採訪SESN夏樹沐石到位於台北的共享辦公室,看到了新創氛圍下的工作者們,也對於留美回來沒有相關化工背景選擇創業製造天然洗沐石的Kate和Jerry夫婦深感敬佩,經過訪談讓我更了解到有些需求是可以被改善與創造的,對於山海友善的洗沐產品相信也將成為未來趨勢。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