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讀百年圳流古埤塘 感受流淌在土地上的生命力

2022/04/21 22:15
3,537次瀏覽 ・ 10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為發展地方學
      爬梳流域的歷史脈絡
      設立於台南麻豆的曾文社區大學
      透過辦理踏察活動來推動終身學習的場域
      111年以曾文溪下游為踏察設計方針
      邀請投入地方學研究多年的楊宏裕擔綱講師
      從專業的講解與實地的踏察裡
      讓參與民眾走讀曾文流域的農情水文

      照片

      4月10日為系列活動中的第二場踏察
      以走訪平原間的埤塘為開端
      探討先民早年灌溉的模式
      來到清初年間陳永華創建的赤山龍湖巖
      當年依傍的龍湖淤積後剩餘的水面
      成了今日的岩埤
      於日治時期納入公共埤圳管理
      每年與周遭大小埤塘灌溉六甲地區近900甲的水旱田

      照片

      經岩埤來到嘉南大圳導水線
      觀賞融入歷史故事的水文地景
      踏察活動開始導入平原上的水圳系統
      日治時期八田與一來台
      有感於嘉南平原水量不均的問題
      鑿烏山嶺闢東西口引曾文溪水
      於官田溪上游築烏山頭水庫
      八田並規畫建嘉南大圳引烏山頭水庫水源
      串連起平原上的大小埤塘
      形成完整的埤圳灌溉系統

      照片

      走訪百年圳流
      觀察大圳南北分歧站的水勢波滔
      也看到南幹線度過官田溪的渡槽橋
      大圳流淌的曾文溪水
      是嘉南平原農業稻作的血脈

      照片

      踏察最後循著嘉南大圳排水系統
      走過山海圳國家綠道
      來到與鹽水溪交會的出海口四草大橋
      從古地圖與現今地景的對照裡
      觀察台江內海的演變
      透過一日埤塘與大圳的踏察活動
      走讀曾文溪流入平原後水利轉化的過程
      從找尋曾文溪下游流路的痕跡裡
      感受流淌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

      照片

      公民記者許譽騰 台南地區採訪報導

      烏山頭水庫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9:30
      ▶︎ 06:49

      踏查曾文溪中游的足跡

      小喬流水
      6,690 0 173
      ▶︎ 06:16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