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扭轉潑猴負面印象 與台灣獼猴理解共存

2022/03/26 01:44
3,860次瀏覽 ・ 20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18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扭轉潑猴負面印象 與台灣獼猴理解共存

       OS1

      高雄人稱柴山 又為壽山以及猴山  

      在每個時代 它都有著不同的名字

      荷蘭人早在17世紀以前

      稱此地為猴山

      因山上有很多猴子而得其名

      SB1

      其實這邊早在17世紀以前 

      荷蘭人就把這邊叫做猴山  

      因為這座山上有很多猴子嘛  

      叫猴山 

      所以呢以前這邊就是  

      猴子算是一個在這邊  

      發源的地方

      那後來為什麼叫做壽山呢 

      其實也有一個諧音

      是野獸的獸有沒有  

      那後來為什麼變壽命的壽呢  

      是因為我們經過一個日治時期  

      要幫日本天皇祝壽 

      所以叫做壽山

      然後老高雄人叫這邊叫柴山

      台語說柴山  

      是因為前沒有瓦斯可以燒火煮飯   

      到山上來撿材燒火的地方 

      叫做柴山  

      所以這座山其實呢 

      地名就是跟猴子有關係了 

       

      OS2

      隨著人類的入山踏青

      與獼猴接觸的機會 也越益頻繁

      大家對台灣獼猴的印象是

      強奪遊客食物

      侵入民宅的不好印象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 林美吟表示

      應教導民眾正確的觀念

      降低人猴之間的衝突

      SB2

      所以其實在資源環境有限度的狀態下 

      牠沒有辦法遷移 

      牠也沒有辦法獲得更多的資源  

      那牠要怎麼無限擴增 

      譬如說牠們會下山侵擾 

      對不對 

      牠們是為了要外遷 

      尋找新的猴群  

      那你是不是應該要教育民眾說

      為什麼牠們會外遷  

      然後是不是說應該讓民眾 

      譬如說他們的紗窗 他們的門戶 

      要怎麼去做調整跟設計 

      讓猴子比較不會跑進去住家裡面  

      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而不是說  

      野生動物侵擾 所以我們就把牠抓起來

      還是我們就把牠結紮掉  

      那我問你 如果台灣獼猴從台灣滅絕了 

      難道不會有其他野生動物

      造成侵擾嗎

       

       

      因為我們人跟獼猴發生衝突 

      是因為我們互相不了解  

      因為獼猴牠生氣的時候

      我們不知道 

      牠邀寵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 

      譬如說我們要了解牠的肢體語言  

      衝突就會減少很多  

      就是這樣  

       

       

      一般來講

      我們登山客 對猴子的了解不多 

      猴子是母系社會  

      猴王最大 

      所以牠的階級分得很清楚  

      有食物呢

      能夠吃就趕快吃  

      如果猴王來了   

      階級比牠高的來  

      牠如果沒有把這個食物放到嘴巴裡面  

      牠不能再吃了  

      因為階級高的看到了

      擁有這食物的先吃權  

      那牠不趕快放到嘴巴  

      完蛋了 牠就會被修理  

      所以在還沒比牠階高的來之前

      一定要趕快吃 

      牠離開了就不會被打 

      最高的猴王來   

      所有的猴子要離開   

      所以你看他們猴子齁  

      階級越低越低的

      牠看到食物就會趕快吃  

      所以呢牠看到遊客有食物帶在身上

      牠趕快搶來吃   

      免得猴王來了 

      牠又沒機會了   

      (那一般民眾 他上山的時候)  

      (如何避免被搶食) 

      (正確的觀念應該是要怎樣)  

      就是不要帶食物  

      不要帶塑膠袋  

      牠們看到食物馬上就搶   

      看到塑膠袋就會懷疑它是食物 

      牠也會去搶  

      所以能夠把食物放在包包裡面   

      或者是上山之前就把它吃完  

      你上山就不會遇到猴子搶食  

       

       

       

      OS3

      當獼猴遭遇人類欺負時

      並不會認為所有人類 都會這樣對待牠

      獼猴跟人類也有親近互動的一面  

      瞭解獼猴以後 還可更親近牠

      SB3

      像她曾經就是有被猴子要拉去玩水 

      猴子會拉她要一起去玩 

      這種狀態 

      就是牠們會真的把我當成 

      是他們的一份子 

      在跟我互動  

      你知道我有時候感觸很深 

      就是牠們前一刻 

      可能被別的人打啊 驅趕啦 

      可是牠下一刻到我們身邊的時候  

      又是很相信我們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說  

      牠不會因為我跟他們是一樣是人類 

      而討厭我

      可是我們會因為一隻猴子做錯了什麼事 

      討厭全部的猴子 

      你可以理解我的意思  

      這是我一直以來感觸比較深的

       

      OS4

      獼猴並不會主動攻擊 或靠近人類

      反而山裡面的野犬 會追逐猴群

      造成獼猴傷亡 卻很少人知道

      這些野犬在沒人照顧下

      野性都發揮到極致

      這樣的議題 也似乎值得被關注  

      SB4

       

       

      在這邊有非常多 

      狗狗在這邊生活

      那牠其實對當地理野生動物造成 

      蠻嚴重的侵害

      所以其實牠對這邊的野生動物來說

      像獼猴或山羌 

      有時候牠們也會受到

      狗狗的追捕這樣子 

      而且我說真的 

      這裡也不是只有狗狗的問題 

      這邊也有綠鬣蜥啊  

      之前還有跑來南美蜥  

      都是人類棄養的  

      我在這邊撿過最誇張的是鱷龜  

      所以這山上真的很多人不想養了

      就丟到山上 這期是很不好的觀念  

      在我們山上看到裡有時候  

      大部分被攻擊的就是突如其來的  

      然後牠群體狗群去追的時候 

      會來不及

      像我們遇過在中山大學  

      是那個石猴被咬大腿 

      整個肉被咬掉 

      然後小猴子通常是咬傷頭啊 

      腰椎啊

      都是像小猴子話 都是比較常看到 

      因為有時候幼猴出生沒幾個月 

      牠的移動速度比較慢 

      然後大猴子有時候放牠自己走的時候  

      一個不注意就會被咬走了  

      所以猴子是很靈活沒有錯   

      但不是什麼狀況都100%都可以預防  

       

      以前壽山國家公園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   

      它們本來有幾個專案   

      就是把狗呢 把它捕捉下來  

      然後洗乾淨

      除蟲

      防疫  

      結紮  

      然後呢

      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做圈養   

      那但是這個動作做下來   

      就是效果不是很好   

      因為狗牠會知道你是要來抓牠  

      你為餵牠幾次去抓牠 

      牠就不再靠近你了   

      所以說牠們就一直在這邊做

      變成一個野生的動物 

       

      台灣獼猴這10年間的   

      社群的個體數

      並沒有太大幅度的增減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太需要  

      過度的人為干預牠   

      我們應該要干預的是 

      解決人類的問題   

      不能只追求人類的最高利益   

      我們還是要盡量讓雙方  

      都和平共存下去

      所以我們希望政府要做的是 

      解決人現在遇到的問題   

       

      OS5

      預防猴犬衝突 拒絕餵食野犬

      是一種逼迫野犬離開山林的方法

      台灣獼猴是充滿好奇的野生動物

      來到牠們棲息地

      我們就要理解牠們的生活方式與習性

      避免衝突事件發生

      扭轉對台灣獼猴的負面形象

      邁向人猴共存的新觀念

       

      公民記者威廉

      高雄鼓山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01

      與猴共森遊

      Judylie
      4,176 0 11

      PJ魚菜共生農場

      傅志仁-傅土豆
      8,727 0 109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 2022/03/28 00:44

      居然是好淡定的拿走指向麥克風海棉套,當天現場只看到後半段,就期待看到william兄的獨家畫面,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