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活化石 飛越七家灣溪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

2022/01/02 09:00
6,063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記者 楊璽學、吳丞硯、林依婷/台中採訪報導】

臺灣櫻花鉤吻鮭素有臺灣國寶魚之稱,別名台灣鮭魚,棲息於雪霸國家公園的高山溪流中,是從冰河時期孓遺的生物代表之一,演變至今成為臺灣地區的特有亞種。

不會洄游的鮭魚?

台灣鮭魚屬「陸封型」太平洋鮭魚,早期為了適應台灣的氣候和地形變遷,經過長時間的演化過程,已經不需要在大海裡生長,不會洄游,喪失降海生長的習性,且適應了台灣大甲溪上游的生態環境,成為終生生活在高冷森林溪流的初級性淡水魚,目前僅分佈於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與高山溪。

台灣「唯一」的鮭魚

國寶魚之所以稱之為台灣櫻花鉤吻鮭,是因為雌雄鮭魚的體側,在繁殖季節時,都會有像「櫻花」一樣粉紅的顏色,而雄性的鮭魚在繁殖的時候,其下顎會比上顎更為突出,「鉤吻」就是其特徵。

櫻花鉤吻鮭體型側扁呈紡錘形。有著一身古銅色的皮膚,流線的身體富有橢圓紋彩並鑲嵌著猶如黑寶石的斑點,其外表古樸的紋飾,展現出原始而雅緻的形態。

照片

櫻花鉤吻鮭身體兩側的青綠色橢圓形斑點是其重要特徵。(攝影/楊璽學)

活化石的危機

早期櫻花鉤吻鮭主要棲息於七家灣溪等七條大甲溪主支流河段,之後因為農業開發、攔沙壩阻隔、颱風洪水等種種自然環境與人為變因的影響下,使鮭魚數量逐年減少,而他們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是人類干擾環境導致的結果。

從瀕臨絕種到保育有成

在雪霸國家公園、武陵農場和林務局為了保育做了很多努力,像是拆除攔沙壩、人工養殖放流和廢耕地植樹等,雪霸處先完成了台灣櫻花鉤吻鮭完全養殖,在舊地保育的部分,「退霸環水於河」,改善了五座攔沙壩,「退耕還田於林」,第一個為了保育徵收了8.1公頃的私有菜地,促使武陵農場轉型,設置汙水處理廠和鮭魚避難道,每年也藉由放流鮭魚,拓展其棲息空間。

櫻花鉤吻鮭自1992年從瀕臨絕種的200多尾,經過十幾年的復育,到去年2020年復育數量達到1萬2000多尾,首度破萬,達到歷史新高,而今年因受到乾旱的影響及乾旱後的外圍環流造成大水,復育中心統計出的數據顯示達到8542尾,儘管數量並沒有去年多,但就目前曲線還是持續增加的。

照片

武陵農場內設置了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讓民眾可以參觀了解。(攝影/楊璽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