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加上戒菸諮商 成功戒除加熱菸之案例報告

文字-A A +A

案例報告:藥物治療加戒菸諮商 可成功戒除加熱菸
文:台大醫院家醫部 郭斐然醫師

菸商聲稱加熱菸(heated tobacco products, HTPs)可以減少危害,但事實上加熱菸對人體健康有害,使用者有戒除加熱菸的需求,相關研究未曾發表。

個案故事
一名患有高血壓的41歲男性,來到台大醫院的戒菸門診並主動提出要戒除加熱菸-IQ*S。

個案在過去20年來,每天吸食40支菸,經過評估尼古丁成癮指數(Fagerströ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 FTND)為6分。個案於2019年1月發生缺血性中風,當時懷疑患有毛毛樣血管疾病(Moyamoya disease*),之後他就戒掉傳統紙菸,改用加熱菸-IQ*S,每天吸食菸草柱20支。

2019年6月個案又因顱內出血住院,住院期間主動諮詢戒菸,衛教師建議要戒除IQ*S。同時他求助於戒菸門診,醫師處方7天份2毫克尼古丁咀嚼錠共105顆,當週他就停止使用IQ*S。出院後再次來就診時,醫師處方210顆尼古丁咀嚼錠。在9週的戒菸療程裡,個案總共接受6次戒菸行為諮商。

個案在2019年8月接受毛毛樣腦血管疾病的手術治療,術後情況穩定。在3個月和6個月的電話追蹤時,個案皆告知沒有吸食任何類型的菸品。

該個案有強烈的戒菸意願,並擔心自己再次中風。在加熱菸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尚未明瞭之前,我們建議戒掉所有菸品。透過藥物治療和行為諮商的合併療法,我們提供戒除加熱菸的經驗。

*毛毛樣血管疾病(Moyamoya disease)又譯為「腦血管霧霧症」為一種慢性進行性腦血管閉塞疾病,是因顱內大血管(內頸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小血管代償性生長,異常毛細血管亂成一團,形成煙霧狀構造而稱之。

【註】該篇論文摘要於第13屆亞太拒菸協會(APACT)研討會中進行海報發表,且內容將刊登在「菸草引致疾病Tobacco Induced Diseases, TID期刊」的特刊中,並同步收錄於大會電子論文集。


圖由郭斐然醫師提供。

【註】請鎖定並關注我們的臉書粉絲團與華文戒菸專區,就能掌握會議即時資訊。
1.「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臉書,最即時的控菸資訊分享給您
2.「華文戒菸網-APACT專區」,提供大會議程及收錄所有活動資訊
3.「台灣拒菸聯盟」公民新聞,最專業的重點報導

*為揭露菸商真面目,扭轉網路充斥菸商扭曲誤導的現況~由國內權威醫師組團隊開設「台灣拒菸聯盟」此專頁。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20.11.04

台灣拒菸聯盟

加入時間: 2020.11.04
754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藥物治療加上戒菸諮商 成功戒除加熱菸之案例報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