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20年 仍具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文字-A A +A

研究:戒菸20年 仍具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文:國軍台中總醫院中清分院心臟內科 林嘉璋醫師

戒菸好處多,研究證實在戒菸1年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吸菸者的一半;戒菸超過15年,罹患心臟病風險降至與從未吸菸者相同。但發表於《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一項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發現,無論吸菸頻率、吸菸量、戒菸時間長短和戒菸原因,過往常規吸菸者或當前仍吸菸者,其罹患心臟衰竭風險均高於從不吸菸者,縱使戒菸超過20年,仍有風險較高的趨勢。

研究針對中國487,197人進行追蹤訪查10年,分析數據發現其中有4,208人於追蹤期間新診斷罹患心臟衰竭,粗發生率(Crude incidence rate)為0.87例/千人年,累積發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為0.86%。數據顯示,在所有分析族群中,以男性、年齡較大、鄉下地區、未婚、文化程度低、家庭年收入低、有高血壓病史、有糖尿病史的族群心臟衰竭的發病率較高。其中,吸菸是個嚴重的問題,吸菸是導致高血壓、慢性左心室肥大,進而引發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和心臟衰竭導致住院的重要危險因子。

研究發現,與非吸菸者或偶爾吸菸組相比,過去曾常規吸菸者戒菸小於5年組、5~10年組、10~20年組、20年以上組的心衰竭發病風險,有分別增加61%、55%、24%和35%風險的趨勢。研究也發現,因為某些其他共病症才決定戒菸者,和非吸菸者相比其罹患心衰竭風險仍高出62%,而非因疾病而主動戒菸者心衰竭風險則高出23%,顯示主動戒菸者仍可帶來風險降低的好處。

研究結論指出,在中國,心衰竭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鄉下高於城市,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無論吸菸頻率、吸菸量、戒菸時間長短和戒菸原因,過去常規吸菸及當前吸菸者,相較於從不吸菸或偶爾吸菸者其罹患心臟衰竭風險均明顯增加。

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心臟衰竭盛行率約10%,約當有36萬名患者。而心臟衰竭5年死亡率高達50%,比多種癌症都高,但初期症狀難以察覺,就醫時狀態已不佳。唯有改變生活型態(飲食、規律運動),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與提早預防或治療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尤其是避免使用各種形式的菸品,已吸菸者則宜儘早戒菸,以減少風險暴露時間,始得為心衰竭的預防保健之道。


主動戒菸者仍可帶來心衰竭風險降低的好處。圖取自publichealthinsider。

延伸閱讀
美國研究發現:使用尼古丁電子煙加上高油飲食,提早使得心臟肌肉產生病變

資料來源
中國10個地區成年人心力衰竭流行情況及其吸煙影響因素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21,42(5)。

*為揭露菸商真面目,扭轉網路充斥菸商扭曲誤導的現況~由國內權威醫師組團隊開設「台灣拒菸聯盟」此專頁。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20.11.04

台灣拒菸聯盟

加入時間: 2020.11.04
754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戒菸20年 仍具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